• 一开头的成语 (1059个)

    721

    法出

    成语拼音:
    fǎ chū yī mén
    成语解释:
    谓法律统,前后致,不能随意变通。
    成语出处:
    《艺文类聚》卷五四引晋杜预《奏事》:“法出门,然后人知恒禁,吏无淫巧,政明于上,民安于下。”
    722

    纷纷不

    成语拼音:
    fēn fēn bù yī
    成语解释:
    各不相同。纷纷:多而杂乱。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三十回:“也有做‘请宴’的,也有做‘窥醉’的,也有做‘借茶’的,也有做‘刺虎’的,纷纷不。”
    723

    风靡

    成语拼音:
    fēng mǐ yī shì
    成语解释:
    靡:倒下;风靡:风行。随风边倒。形容事物在个时期内非常流行
    成语出处: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个人主义,渐得势力,所谓民约说、人权论等,渐风靡世。”
    724

    风行

    成语拼音:
    fēng xíng yī shī
    成语解释:
    风行:象刮风样流行。形容事物在个时期内非常盛行。
    成语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不是弟妄下雌黄,只怕唐兄印行的《不息斋稿》,虽然风行时,决不能望《五丁阁稿》的项背哩!”
    725

    风行

    成语拼音:
    fēng xíng yī shì
    成语解释:
    个时期在社会上盛行。
    成语出处:
    胡適《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只有那‘明心见性,不立文字’的禅宗,仍旧风行世。”
    726

    大瓟

    成语拼音:
    fú yī dà páo
    成语解释:
    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瓟:同“匏”,匏瓜。原指罚饮大杯酒。后指满饮大杯酒
    成语出处:
    清·朱彝尊《黄征君寿序》:“目击其先公之大节,具书于国史,先生之心,足以自慰,于介寿日,宜浮大瓟者也。”
    727

    反咬

    成语拼音:
    fǎn yǎo yī kǒu
    成语解释:
    原指没有抓住兽类,反而被它咬了口。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口,就受不得了。”
    728

    付之

    成语拼音:
    fù zhī yī shěn
    成语解释:
    哂:微笑。用笑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成语出处:
    《清史稿·沈文奎传》:“上无日:‘此难能’,更无日,‘乃公从马上得之’,乌用此迂儒之常谈,而付之哂也。”
    729

    付之

    成语拼音:
    fù zhī yī tàn
    成语解释:
    口气。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前日之事,我也不计较长短,付之叹罢了。”
    730

    各霸

    成语拼音:
    gè bà yī fāng
    成语解释:
    各:各自;霸:强横占据。指凭借势力各自称霸个地方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方。”
    731

    高出

    成语拼音:
    gāo chū yī chóu
    成语解释:
    筹:筹码。比别人高出个筹码。指比别人高明些。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回:“公系我国的政治家,切设施,比文等高出筹,文亦不必参议。”
    732

    光棍

    成语拼音:
    guāng gùn yī tiáo
    成语解释:
    光棍:没有配偶的人。指孤身
    成语出处:
    老舍《搬家》:“又不是光棍条,搬起来也省事。”
    733

    割据

    成语拼音:
    gē jù yī fāng
    成语解释:
    凭借武力割占个地区,与中央政权对立。亦作“各霸方”。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方今朝政颠倒,宦官弄权,官家威令不行,天下英雄皆有割据方之意。”
    734

    古今

    成语拼音:
    gǔ jīn yī kuí
    成语解释:
    揆:尺度,准则。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情况相同
    成语出处:
    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古今揆,先后不贸。”
    735

    冠绝

    成语拼音:
    guàn jué yī shí
    成语解释: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形容在某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指。
    成语出处:
    《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时。”
    736

    高人

    成语拼音:
    gāo rén yī chóu
    成语解释:
    高人:比般人高;筹:筹码。比般人高出个筹码。指胜过别人。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震川集·别集·七·与沈敬甫七首》:“圹志、子建云亦似。但千古哭声未尝不同,何论前世有屈原,贾生耶?以发吾之愤愤而已!钦甫云:更似高人筹也。”
    737

    更上层楼

    成语拼音: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成语解释:
    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步。
    成语出处:
    唐 王之涣《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层楼。”
    738

    孤行

    成语拼音:
    gū xíng yī yì
    成语解释:
    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739

    苟延

    成语拼音:
    gǒu yán yī xī
    成语解释:
    苟延:苟且延续;息:喘息。指勉强维持生命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则忍耻偷生,苟延息,冀乐昌破镜,再得重圆。”
    740

    各执

    成语拼音:
    gè zhí yī cí
    成语解释:
    执:坚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致。
    成语出处:
    巴金《春》:“她看见王氏和觉民各执词,不能断定谁是谁非。”
    * 一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