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的成语 (1582个)

    321

    蹴可就

    成语拼音:
    yī cù kě jiù
    成语解释:
    蹴:踏;就:成功。踏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下子就成功
    成语出处:
    茅盾《漫谈文艺创作》:“但是,世界观的改造决非蹴可就,恐怕还有人体会不深。”
    322

    刹那

    成语拼音:
    yī chà nà
    成语解释: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未尝有刹那倾断续之相。”
    323

    朝千里

    成语拼音:
    yī cháo qiān lǐ
    成语解释:
    日千里。
    成语出处:
    唐·曹唐《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诗之三:“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
    324

    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成语拼音: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
    成语解释: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尺水翻腾做丈波”。
    成语出处:
    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325

    倡三叹

    成语拼音:
    yī chàng sān tàn
    成语解释: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倡而三叹也。”谓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成语出处: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倡而三叹也。”
    326

    成语拼音:
    yī chuī yī chàng
    成语解释:
    吹:吹嘘。唱:唱和。两个人说话,互相帮衬。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二人唱,说得颜氏心中哑口无言,心下也生疑惑,委决不下,把天欢喜,又变为万般愁闷。”
    327

    成语拼音:
    yī cháng yī duǎn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絮叨。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王夫人便短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
    328

    成语拼音:
    yī chàng yī hé
    成语解释:
    ①《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个先唱,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谓鸣声相呼应。
    成语出处:
    《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329

    成语拼音:
    yī chī yī xǐng
    成语解释:
    痴:傻。时而痴呆,时而清醒
    成语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其为结僮之时,醒,时人尽以为狂。”
    330

    动不如

    成语拼音:
    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成语解释:
    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事不如少事。
    成语出处: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上卷:“孝宗幸天竺及灵隐,有辉僧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动不如静。’”
    331

    定不易

    成语拼音:
    yī dìng bù yì
    成语解释:
    易:改变。原指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332

    跌不振

    成语拼音:
    yī diē bù zhèn
    成语解释:
    比喻遭受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蹶不振”。
    成语出处:
    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房次律为宰相,当中原始乱时,虽无大功,亦无甚显过,罢黜盖非其罪。跌不振,遂至于死。”
    333

    代鼎臣

    成语拼音:
    yī dài dǐng chén
    成语解释:
    见“代宗臣”。
    成语出处:
    《南史·丘灵鞠传》:“公为代鼎臣,不可复为覆餗sù。”
    334

    点灵犀

    成语拼音:
    yī diǎn líng xī
    成语解释:
    ①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点通。”谓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以“点灵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聪敏。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点通。”
    335

    灯如豆

    成语拼音:
    yī dēng rú dòu
    成语解释:
    盏灯只有豆粒大小的火苗。形容灯光昏暗
    成语出处:
    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卷:“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
    336

    成语拼音:
    yī diǎn yī dī
    成语解释:
    形容微少零星。
    成语出处: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337

    成语拼音:
    yī dā yī dàng
    成语解释:
    谓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贬意。
    成语出处:
    周立波《夏天的晚上》:“两个朋友档的,说了许多挖苦这首歌的话,实际上是挖苦因为这首歌而惹起了伤感的人们。”
    338

    斗米养个恩人,石米养个仇人

    成语拼音:
    yī dǒu mǐ yǎng gè ēn rén,yī dàn mǐ yǎng gè chóu rén
    成语解释:
    斗米救人,人会怀感恩。送石米给人会使人贪得无厌而反目成仇。指对人帮助要看时机与对象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斗米养个恩人,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
    339

    成语拼音:
    yī dān yī piáo
    成语解释:
    箪食物,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成语出处:
    《论语·雍也》:“箪食,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40

    得之见

    成语拼音:
    yī dé zhī jiàn
    成语解释:
    点点肤浅的见解。表示谦虚。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失;愚者千虑,必有得。’”
    * 一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