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的成语 (477个)

    321

    四海之内皆兄弟

    成语拼音: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成语解释: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322

    十家锅灶九不同

    成语拼音:
    shí jiā guō zào jiǔ bù tóng
    成语解释:
    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难求得一致
    成语出处:
    李茂荣《人望幸福树望春》:“你姓张,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锅灶九不同。”
    323

    三句话不离本行

    成语拼音:
    sān jù huà bù lí běn háng
    成语解释:
    行:行当,职业。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册送给人看。”
    324

    是可忍,孰不可容

    成语拼音:
    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óng
    成语解释:
    是:这个;孰:什么。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绝不能容忍
    成语出处:
    《梁书·元帝纪》:“毕、原、……是可忍也,孰不可容!”
    325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成语拼音:
    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成语解释:
    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6

    上梁不正下梁歪

    成语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成语解释:
    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成语出处:
    晋 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327

    神龙见首不见尾

    成语拼音: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
    成语解释:
    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成语出处:
    清 赵执信《谈龙录》:“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328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成语拼音: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成语解释: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29

    识时务者为俊杰

    成语拼音: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成语解释: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成语出处:
    晋 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330

    上天不负苦心人

    成语拼音:
    shà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
    成语解释:
    负:亏欠,辜负。上天不会亏待苦心经营的人。形容埋头苦干的人最后会成功的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心人,文章自有定论。”
    331

    事无不可对人言

    成语拼音:
    shì wú bù kě duì rén yán
    成语解释:
    言:说。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公开
    成语出处:
    《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332

    树欲静而风不宁

    成语拼音: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níng
    成语解释: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1卷:“王爵笑道:‘只怕树欲静而风不宁,便动动也不妨。’尼姑道:‘相公休得取笑!’”
    333

    树欲静而风不停

    成语拼音: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tíng
    成语解释: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致思》:“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
    334

    树欲静而风不息

    成语拼音: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xī
    成语解释:
    静:平静;息:平息。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皋鱼增感。”
    335

    树欲静而风不止

    成语拼音: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
    成语解释: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成语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336

    死要面子活受罪

    成语拼音:
    sǐ yào miàn zǐ huó shòu zuì
    成语解释:
    指因爱面子而遭受痛苦
    成语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阿巧姐却是有点如俗语说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硬记三家出张,颇以为苦。”
    337

    树欲息而风不停

    成语拼音:
    shù yù xī ér fēng bù tíng
    成语解释: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成语出处:
    宋·陈亮《祭凌存仲母夫人立》:“树欲息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
    338

    山雨欲来风满楼

    成语拼音:
    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
    成语解释: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成语出处:
    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339

    守着鼻子摸着腮

    成语拼音:
    shǒu zhe bí zǐ mō zhe sāi
    成语解释:
    形容彼此紧挨着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3回:“外头守着鼻子摸着腮的都是人,我守的这点去处连足也摸不过来,……支了他那里去?”
    340

    身在曹营心在汉

    成语拼音:
    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成语解释:
    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成语出处:
    刘波泳《秦川儿女》第一部第二章:“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就是上马金,下马银,也别想把我买动。”
    * 七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