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开头的成语 (1147个)

    381

    释生取义

    成语拼音:
    shì shēng qǔ yì
    成语解释:
    犹言舍生取义。
    成语出处:
    """《国志 魏志 齐王芳传达室》:“[郭修]于广坐之中手刃击袆,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
    382

    事生肘腋

    成语拼音:
    shì shēng zhǒu yè
    成语解释:
    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成语出处:
    国志 蜀志 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383

    升堂拜母

    成语拼音:
    shēng táng bài mǔ
    成语解释:
    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成语出处:
    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384

    手无寸铁

    成语拼音:
    shǒu wú cùn tiě
    成语解释:
    寸铁:指短小的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背后郭淮引兵赶来,见维手无寸铁,乃骤马挺枪追之。”
    385

    身无完肤

    成语拼音:
    shēn wú wán fū
    成语解释:
    ①《国志 魏书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后以“身无完肤”指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
    成语出处:
    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
    386

    所向无前

    成语拼音:
    suǒ xiàng wú qián
    成语解释:
    所指向的地方,谁也阻挡不住。
    成语出处:
    国志·魏志·鲜卑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年十四五,异部大人卜贲邑钞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策骑追击,所向无前,悉还得所亡。”
    387

    率由旧则

    成语拼音:
    shuài yóu jiù zé
    成语解释:
    率:遵循;旧则:老法规。完全依循旧规办事。同“率由旧章”。
    成语出处:
    国志 魏书 任城陈萧王传》:“万邦既化,率由旧则。”
    388

    搜章摘句

    成语拼音:
    sōu zhāng zhāi jù
    成语解释:
    搜:寻求;摘:选取。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
    成语出处:
    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389

    天愁地惨

    成语拼音:
    tiān chóu dì cǎn
    成语解释:
    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多用作渲染气氛)。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国演义》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390

    蹄间

    成语拼音:
    tí jìàn sān xún
    成语解释:
    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寻。形容马奔跑得快。
    成语出处:
    《战国策 韩策一》:“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寻者,不可称数也。”
    391

    屯粮积草

    成语拼音:
    tún liáng jī cǎo
    成语解释:
    储存粮食和草料。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国演义》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荡山,山中乃曹操屯粮积草之地。”
    392

    拣四

    成语拼音:
    tiāo sān jiǎn sì
    成语解释:
    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挑选。
    成语出处:
    徐特立《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拣四是多么不对!”
    393

    同心合胆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hé dǎn
    成语解释:
    见“同心共胆”。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国演义》第八十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
    394

    卧床不起

    成语拼音:
    wò chuáng bù qǐ
    成语解释:
    病卧床上,不能起来。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吴主孙休,闻司马炎已篡魏,知其必将伐吴,忧虑成疾,卧床不起。”
    395

    微过细故

    成语拼音:
    wēi guò xì gù
    成语解释:
    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成语出处:
    国志·魏书·中山恭王传》:“其微过细故,当掩覆之。”
    396

    无计可施

    成语拼音:
    wú jì kě shī
    成语解释: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第折:“使小圣展转彷徨,无计可施。”
    397

    位极人臣

    成语拼音:
    wèi jí rén chén
    成语解释:
    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吴志 孙綝传》:“臣伏自省,才非干国,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398

    无事不登宝殿

    成语拼音:
    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
    成语解释:
    比喻没事不上门。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锋塔》:“白娘子道:‘无事不登宝殿,去做什么?’”
    399

    无须之祸

    成语拼音:
    wú xū zhī huò
    成语解释:
    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后以“无须之祸”谓无辜受累而遭祸。
    成语出处:
    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
    400

    秀才造反,年不成

    成语拼音:
    xiù cái zào fǎn,sān nián bù chéng
    成语解释:
    秀才:指儒生。秀才反叛朝廷,多年也难以成功。形容知识分子软弱无力,摇摆不定,做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秀才造反,年不成,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看他们为何作此举动,再作道理。”
    * 三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