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开头的成语 (1147个)

    461

    东荡西除

    成语拼音:
    dōng dàng xī chú
    成语解释:
    指四处征伐。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东荡西除,南征北讨,非容易得此天下。”
    462

    东道主

    成语拼音:
    dōng dào zhǔ
    成语解释: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63

    大锅饭

    成语拼音:
    dà guō fàn
    成语解释:
    用大锅烧的供很多人吃的饭菜。比喻分配上的极端平均主义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卷第四章:“像黄原这样的贫困山区,如果不砸烂大锅饭,实行生产责任制,就不可能寻找另外的出路。”
    464

    道合志同

    成语拼音:
    dào hé zhì tóng
    成语解释:
    谓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成语出处:
    国·魏·曹植《陈审举表》:“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
    465

    东家丘

    成语拼音:
    dōng jiā qiū
    成语解释:
    丘:孔丘。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称孔子为“东家丘”。指对人缺乏认识,缺乏了解
    成语出处:
    晋·陈寿《国志·魏志·邴原传》:“原从行,卒。”裴松之注引《邴原别传》:“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
    466

    道尽途殚

    成语拼音:
    dào jìn tú dān
    成语解释:
    同“道尽涂穷”。
    成语出处:
    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467

    道尽涂穷

    成语拼音:
    dào jìn tú qióng
    成语解释:
    谓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成语出处:
    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468

    丹青不渝

    成语拼音:
    dān qīng bù yú
    成语解释:
    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成语出处:
    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469

    荡气回肠

    成语拼音:
    dàng qì huí cháng
    成语解释:
    形容音乐或文辞婉转动人。也形容感情充沛而强烈。荡;摇荡。回;回旋。
    成语出处:
    国 魏 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470

    豆萁燃豆

    成语拼音:
    dòu qí rán dòu
    成语解释:
    比喻兄弟相残。
    成语出处:
    国 魏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71

    答问如流

    成语拼音:
    dá wèn rú liú
    成语解释:
    答:回答。形容答对流畅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国演义》第86回:“此时秦宓语言清朗,答问如流,满座皆惊。”
    472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成语拼音:
    dào yuǎn zhī jì,shì wěi zhī xián
    成语解释: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成语出处:
    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473

    蠹政病民

    成语拼音:
    dù zhèng bìng mín
    成语解释: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时皓[孙皓]居武昌,扬州百姓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匮乏。陆凯上疏谏曰:‘……又左右皆非其人,群党相挟,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
    474

    灯烛辉煌

    成语拼音:
    dēng zhú huī huáng
    成语解释:
    辉煌:光辉耀眼。形容灯光烛火通明,光辉耀眼。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军士引阚泽至,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
    475

    阿党比周

    成语拼音:
    ē dǎng bǐ zhōu
    成语解释:
    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何晏集解引国 魏 王肃曰:“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476

    覆车继轨

    成语拼音:
    fù chē jì guǐ
    成语解释:
    覆:翻,倾覆;轨:车辙。前面车翻了,后面的车依然照辙行驶。比喻继续按照错误判断行事
    成语出处:
    国·魏·李康《运命论》:“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477

    赴蹈汤火

    成语拼音:
    fù dǎo tāng huǒ
    成语解释:
    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成语出处:
    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478

    反客为主

    成语拼音:
    fǎn kè wéi zhǔ
    成语解释: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或变次要为主要。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479

    风凉话

    成语拼音:
    fēng liáng huà
    成语解释:
    打消别人积极性的嘲讽话。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8回:“况且没有把柄的事儿,给一个低下四的奴才含血喷人,自己倒站着听风凉话儿!”
    480

    放龙入海

    成语拼音:
    fàng lóng rù hǎi
    成语解释: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21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 三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