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开头的成语 (1147个)

    521

    进贤进能

    成语拼音:
    jìn xián jìn néng
    成语解释:
    犹言进贤任能。
    成语出处:
    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器》:“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
    522

    阶下囚

    成语拼音:
    jiē xià qiú
    成语解释:
    指在公堂台阶下受审的犯人;泛指在押的囚犯或俘虏。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国演义》第19回:“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523

    紧行无好步

    成语拼音:
    jǐn xíng wú hǎo bù
    成语解释:
    走得太急步子就迈不稳。比喻过于仓促,事情就做不好。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国演义》第74回:“禁曰:‘紧行无好步,当缓图之。’庞德不知于禁之意,只懊悔不已。”
    524

    家学渊源

    成语拼音:
    jiā xué yuān yuán
    成语解释:
    家学:家传的学问;渊源:水源;这里指根源。家世相传的学问有根源。形容出身于书香门弟;学问扎实;学有根底。
    成语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 送林宽夫父子》:“家学有渊源,传之于艾轩。”
    525

    俭以养德

    成语拼音:
    jiǎn yǐ yǎng dé
    成语解释: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成语出处:
    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26

    击钟鼎食

    成语拼音:
    jī zhōng dǐng shí
    成语解释:
    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成语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国·魏·嵇康《卜疑》:“宁聚货千亿,击钟鼎食;枕藉芬芳,婉脔美色乎?”
    527

    箭在弦上

    成语拼音: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成语解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成语出处:
    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528

    连二并

    成语拼音:
    lián èr bìng sān
    成语解释:
    同“连接二”。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只见两边铺面排山也似价着,大小客店也是连二并。”
    529

    落荒而走

    成语拼音:
    luò huāng ér zǒu
    成语解释:
    指离战场,向荒野逃命。形容战败逃命。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马陵道》第折:“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明 罗贯中《国演义》十一回:“玄德见势危,落荒而走。”
    530

    劳什子

    成语拼音:
    láo shí zǐ
    成语解释:
    指讨厌的东西或一般的事物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回:“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
    531

    临危受命

    成语拼音:
    lín wēi shòu mìng
    成语解释: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成语出处:
    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32

    临危制变

    成语拼音:
    lín wēi zhì biàn
    成语解释:
    面临危难时紧急应变
    成语出处:
    晋·陈寿《国志·魏志·明帝纪》:“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
    533

    名不副实

    成语拼音:
    míng bù fù shí
    成语解释:
    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
    成语出处:
    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534

    命俦啸侣

    成语拼音:
    mìng chóu xiào lǚ
    成语解释:
    命、啸:呼引,呼唤;俦、侣:同伴。招乎意气相投的人,一道从事某一活动。
    成语出处:
    国魏·曹植《洛神赋》:“众灵杂还,命俦啸侣。”
    535

    秘而不露

    成语拼音:
    mì ér bù lù
    成语解释: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536

    毛发之功

    成语拼音:
    máo fà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形容极微小的功劳。
    成语出处:
    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窃不自量,志在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
    537

    迷魂阵

    成语拼音:
    mí hún zhèn
    成语解释:
    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折:“我可也强打入迷魂阵。”
    538

    买贱卖贵

    成语拼音:
    mǎi jiàn mài guì
    成语解释:
    指低价买进而高价卖出
    成语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国 吴 薛综注:“裨贩,买贱卖贵,以自裨益。”
    539

    妙绝时人

    成语拼音:
    miào jué shí rén
    成语解释:
    指作品的好,不是当时的人所能比。
    成语出处:
    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540

    暮景桑榆

    成语拼音:
    mù jǐng sāng yú
    成语解释:
    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
    成语出处:
    国 魏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南朝 梁 萧统《文选 刘铄〈拟古二首〉》:“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 三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