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开头的成语 (1147个)

    621

    坐而待弊

    成语拼音:
    zuò ér dài bì
    成语解释:
    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
    成语出处:
    语出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622

    枝干相持

    成语拼音:
    zhī gàn xiāng xhí
    成语解释:
    比喻相互扶持。同“枝叶相持”。
    成语出处:
    国魏曹冏《六代论》:“暨乎战国,诸姬微矣……至于王赧,降为庶人,犹枝干相持,得居虚位。”
    623

    作奸犯科

    成语拼音:
    zuò jiān fàn kē
    成语解释:
    作奸:干坏事;科:科条;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律条。
    成语出处:
    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624

    众难群疑

    成语拼音:
    zhòng nán qún yí
    成语解释:
    众人心中都有疑难。
    成语出处:
    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625

    重气轻命

    成语拼音:
    zhòng qì qīng mìng
    成语解释:
    同“重义轻生”。
    成语出处:
    国·魏·曹植《七启》:“是以雄俊之徒,交党结伦,重气轻命,感分遗身。”
    626

    集五

    成语拼音:
    zǎn sān jí wǔ
    成语解释:
    见“攒聚五”。
    成语出处:
    冰心《寄小读者》十一:“忆起昨夜那些小孩子,接过礼物,攒集五,聚精凝神,一层层打包裹的光景。”
    627

    瞒四

    成语拼音:
    zhē sān mán sì
    成语解释:
    谓说话、做事多方掩饰,不爽快。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回:“昨夜怎么他两个一同出来,你且告诉了我,我自有主意,可不要遮瞒四的。”
    628

    自投罗网

    成语拼音:
    zì tóu luó wǎng
    成语解释:
    比喻自己进入圈套。也比喻自己找死或自己上当。
    成语出处:
    国 魏 曹植《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629

    逐物不还

    成语拼音:
    zhú wù bù hái
    成语解释:
    谓沉湎于世俗。语本《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
    成语出处:
    语出《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八:“流代难寤,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630

    助我张目

    成语拼音:
    zhù wǒ zhāng mù
    成语解释:
    张目:睁大眼睛,比喻张扬气势。比喻得到别人的赞助,声势更加壮大。
    成语出处:
    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墨翟不好伎,何为过朝歌而回车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车之县,想足下助我张目也。”
    631

    走着瞧

    成语拼音:
    zǒu zhe qiáo
    成语解释:
    等着瞧。等过一段时间再下结论,再见分晓
    成语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章:“骑驴看书,走着瞧吧!”
    632

    空城计

    成语拼音:
    kōng chéng jì
    成语解释:
    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国演义》中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城门,自大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633

    汤去

    成语拼音:
    tāng qù sān miàn
    成语解释: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汤去面”泛言普施仁德。
    成语出处: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634

    刀枪剑戟

    成语拼音:
    dāo qiāng jiàn jǐ
    成语解释:
    戟:古代一种兵器,合戈、矛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古代用于砍、刺的四种常用兵器。亦用于泛指兵器。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却教帐中排七重刽子手,刀枪剑戟,灿若霜雪。”
    635

    喝四

    成语拼音:
    hǒu sān hè sì
    成语解释:
    大声吆喝
    成语出处: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四回:“维持会这些人,每天就在一块肥吃大喝,纸烟不离嘴,见人口就是‘妈的屄’,整天吼喝四抖威风。”
    636

    换九

    成语拼音:
    jiē sān huàn jiǔ
    成语解释:
    :新娘出嫁后天回娘家;换九:结婚九天双方互送礼物。指结婚嫁娶的风俗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你长大出嫁的时节,我与你打簪环,做铺盖,买梳匣子,我当自家闺女一般接换九。”
    637

    剖蚌求珠

    成语拼音:
    pōu bàng qiú zhū
    成语解释:
    将蚌壳剖,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
    成语出处:
    国志 蜀书 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638

    倩人捉刀

    成语拼音:
    qiàn rén zhuō dāo
    成语解释:
    倩:请;捉刀:代人执笔作文。请人代做文章。
    成语出处:
    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639

    肉颤心惊

    成语拼音:
    ròu chàn xīn jīng
    成语解释:
    形容担心祸事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惊”。
    成语出处:
    国演义》第九回:“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
    640

    五大

    成语拼音:
    wǔ dà sān cū
    成语解释:
    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成语出处:
    梁斌《播火记》:“猛回,身后站着一个五大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 三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