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的成语 (1980个)

    201

    集五

    成语拼音:
    zǎn sān jí wǔ
    成语解释:
    见“攒聚五”。
    成语出处:
    冰心《寄小读者》十一:“忆起昨夜那些小孩子,接过礼物,攒集五,聚精凝神,一层层打开包裹的光景。”
    202

    瞒四

    成语拼音:
    zhē sān mán sì
    成语解释:
    谓说话、做事多方掩饰,不爽快。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回:“昨夜怎么他两个一同出来,你且告诉了我,我自有主意,可不要遮瞒四的。”
    203

    再衰

    成语拼音:
    zài shuāi sān hé
    成语解释:
    见“再衰竭”。
    成语出处:
    郭沫若《为“五卅”惨案怒吼》:“病根(指不平等条约)不除……我们国民的民气,再衰涸,将要永远沦为外人的奴隶而不能振拔。”
    204

    朱弦

    成语拼音:
    zhū xián sān tàn
    成语解释: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叹,有遗音者矣。”后因以“朱弦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成语出处: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叹,有遗音者矣。”
    205

    顶四

    成语拼音:
    āi sān dǐng sì
    成语解释:
    挨:通“挨”,挤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回:“半仙到栅栏门首下马,也不进宅,径在堂中站着,众人捱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206

    顶五

    成语拼音:
    āi sān dǐng wǔ
    成语解释: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顶五,不得空闲。”
    207

    顶五

    成语拼音:
    āi sān dǐng wǔ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穷马周遭际卖塠媪》第五卷:“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挨顶五的进店安歇。”
    208

    不管七二十一

    成语拼音:
    bù guǎn sān qī èr shí yī
    成语解释: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左手交银,右手交人,若日没有来时,老身也不管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209

    步罡踏斗

    成语拼音:
    bù gāng tà dǒu
    成语解释:
    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
    成语出处:
    国演义》第一○回:“[孔明]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
    210

    不问七二十一

    成语拼音:
    bù wèn sān qī èr shí yī
    成语解释: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5回:“逛窑姐儿的人,倘给老爷查着了,他不问七二十一,当街就打。”
    211

    尺寸可取

    成语拼音:
    chǐ cùn kě qǔ
    成语解释:
    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国演义》第八十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212

    初出茅庐

    成语拼音:
    chū chū máo lú
    成语解释: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213

    此地无银十两

    成语拼音:
    cǐ dì wú yín sān shí liǎng
    成语解释:
    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结果反而彻底暴露
    成语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推背图》:“里巷间有个笑话:……写道‘此地无银十两’。……就在木板的那一面添上一句道:‘隔壁阿二勿曾偷’。”
    214

    错四

    成语拼音:
    chā sān cuò sì
    成语解释:
    颠倒错乱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错四。”
    215

    过四

    成语拼音:
    chuán sān guò sì
    成语解释:
    传闲话,说是非
    成语出处:
    石灵《捕蝗者》:“就是有那些不识好歹的人说几句闲言杂语,你在大爹面前,也该遮盖遮盖,怎么传过四,又惹他老人家生气!”
    216

    楚虽户,亡秦必楚

    成语拼音:
    chǔ suī sān hù,wáng qín bì chǔ
    成语解释:
    户:几户人家;亡:灭;秦:秦国。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虽小,决心大也能成功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户,亡秦必楚’也。”
    217

    车载斗量

    成语拼音:
    chē zài dǒu liáng
    成语解释:
    载:装载。用车装;用斗量。形容事物、人才很多;也作“斗量车载”。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吴志 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国 吴 韦昭《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218

    此中

    成语拼音:
    cǐ zhōng sān mèi
    成语解释:
    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成语出处:
    唐·李肇《国史补·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昧。”
    219

    大酺

    成语拼音:
    dà pú sān rì
    成语解释:
    酺:聚饮。大聚饮
    成语出处:
    晋·陈寿《国志·魏志·文帝纪》:“饶安县言白雉见。”裴松之注引《魏书》:“赐饶安县田租,勃海郡百户牛酒,大酺日。”
    220

    得其

    成语拼音:
    dé qí sān mèi
    成语解释:
    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成语出处:
    宋·苏轼《又赠老谦》:“泻汤旧得茶昧。”
    * 三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