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的成语 (1980个)

    501

    甘冒虎口

    成语拼音:
    gān mào hǔ kǒu
    成语解释: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成语出处:
    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502

    恭默守静

    成语拼音:
    gōng mò shǒu jìng
    成语解释:
    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成语出处:
    国志·蜀书·刘巴传》:“又自以归付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503

    顾名思义

    成语拼音:
    gù míng sī yì
    成语解释:
    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魏志 王昶传》:“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504

    官轻势微

    成语拼音:
    guān qīng shì wēi
    成语解释:
    官位不够重要,势力也很小。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国演义》第八十二回:“孙权虽有雄才,乃残汉骠骑将军、南昌侯之职,官轻则势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正位,则陛下一阶耳。”
    505

    改曲易调

    成语拼音:
    gǎi qǔ yì diào
    成语解释:
    比喻改变策略或做法。
    成语出处:
    国志·魏志·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武文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506

    骨肉至亲

    成语拼音:
    gǔ ròu zhì qīn
    成语解释:
    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成语出处:
    国志·魏书·鲜卑传》:“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
    507

    鬼神不测

    成语拼音:
    guǐ shén bù cè
    成语解释:
    测:猜想,估计。鬼神也预料不到。形容极其神奇奥妙。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49回:“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
    508

    不顾四

    成语拼音:
    gù sān bù gù sì
    成语解释:
    顾:照顾。顾到这儿顾不了那儿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以后可还再顾不顾四的不了?以后可还单听叔叔的话,不听婶娘的话不了?”
    509

    各为其主

    成语拼音:
    gè wèi qí zhǔ
    成语解释:
    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魏志 关羽传》:“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510

    官无日紧

    成语拼音:
    guān wú sān rì jǐn
    成语解释:
    指衙门办事往往先紧后松,有始无终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14回:“常言道:官无日紧。过了几年之后,这事便懒散了。”
    511

    肝心若裂

    成语拼音:
    gān xīn ruò liè
    成语解释:
    比喻极痛心。
    成语出处:
    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腾用伤悼,肝心若裂。”
    512

    观衅伺隙

    成语拼音:
    guān xìn sì xì
    成语解释:
    衅、隙:破绽、漏洞。探察对方的破绽、漏洞,以待时机。
    成语出处:
    国志·吴书·陆逊传》:“且阻兵无众,古之明鉴,诚宜暂息进取小规,以蓄士民之力,观衅伺隙,庶无悔吝。”
    513

    改弦易张

    成语拼音:
    gǎi xián yì zhāng
    成语解释:
    犹改弦更张。
    成语出处:
    国志·吴志·孙休传论》:“休以旧爱宿恩,任用兴布,不能拔进良才,改弦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知己乎?”
    514

    画饼充饥

    成语拼音:
    huà bǐng chōng jī
    成语解释:
    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魏志 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515

    缓兵之计

    成语拼音:
    huǎn bīng zhī jì
    成语解释:
    缓:延缓。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99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516

    喙长

    成语拼音:
    huì cháng sān chǐ
    成语解释:
    喙:嘴。嘴长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徐无鬼》:“丘愿有喙尺。”
    517

    河东

    成语拼音:
    hé dōng sān qiè
    成语解释:
    指亡失的书籍。
    成语出处:
    语出《汉书 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518

    虎踞鲸吞

    成语拼音:
    hǔ jù jīng tūn
    成语解释:
    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四十九回:“诸将皆来动问,尽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
    519

    货赂公行

    成语拼音:
    huò lù gōng xíng
    成语解释:
    赂;贿赂;用金钱、财物收买别人;进行不正当活动的行为;公行:公开做。公开以财货行贿受贿。
    成语出处:
    《魏书》:“公倾邪,皆希世见用,货赂并行,强者为怨,不见举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毁。”
    520

    含蓼问疾

    成语拼音:
    hán liǎo wèn jí
    成语解释:
    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蜀志 先主传》:“吾何忍弃去。”裴松之注引晋 习凿齿曰:“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
    * 三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