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下句成语 (1179个)

    501

    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成语拼音:
    gū yīn bù zhǎng,dú yáng bù shēng
    成语解释:
    指单一方面的因素或条件是不能生长出新事物的
    成语出处:
    李劼人《暴风雨前》第一部分:“本来也是道理!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502

    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成语拼音:
    gōng yǒu gōng lǐ,pó yǒu pó lǐ
    成语解释:
    公:称丈夫的父亲。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成语出处:
    鲁彦《西安印象》:“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然又引经据典,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503

    光阴荏苒,日月如流

    成语拼音:
    guāng yīn rěn rǎn,rì yuè rú liú
    成语解释:
    荏苒:不知不觉地过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光阴荏苒,日月如流,早过一月有余。”
    504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

    成语拼音:
    guāng yīn rěn rǎn,rì yuè rú suō
    成语解释:
    荏苒:不知不觉地过去;梭:织布机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1回:“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倪继祖已然十六岁。”
    505

    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成语拼音:
    gè yǐ suǒ cháng,xiāng qīng suǒ duǎn
    成语解释:
    轻:轻视。各人以自己的长处去轻视别人的不足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50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成语拼音:
    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成语解释: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507

    挂羊头,卖狗肉

    成语拼音:
    guà yáng tóu,mài gǒu ròu
    成语解释: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兜售低劣的货色。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
    508

    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

    成语拼音:
    gū yīn zé bù shēng,dú yáng zé bù zhǎng
    成语解释:
    指单一方面的因素或条件是不能生长出新事物的
    成语出处:
    清·程允开《幼学故事琼林·夫妇》:“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
    509

    国之存亡,匹夫有责

    成语拼音:
    guó zhī cún wáng,pǐ fū yǒu zé
    成语解释:
    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成语出处:
    510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成语拼音:
    guó zhī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
    成语解释: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511

    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成语拼音:
    gēng zhě ràng pàn,xíng zhě ràng lù
    成语解释:
    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走路的人让开路给对方行走。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好生》:“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512

    耕者让畔,讼者让田

    成语拼音:
    gēng zhě ràng pàn,sòng zhě ràng tián
    成语解释:
    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有纠纷的给对方让田。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
    成语出处:
    清·汪琬《新修至德庙碑》:“古者政化之成也,则公卿让于朝,士庶人让于都,于鄙,耕者让畔,讼者让田。”
    513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成语拼音:
    hán bǔ ér xī,gǔ fù ér yóu
    成语解释:
    含哺:口含食物;鼓腹:手拍肚皮。口含食物,饱食挺腹。形容人过着安乐的生活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514

    活不活,死不死

    成语拼音:
    huó bù huó,sǐ bù sǐ
    成语解释:
    指陷于困境,不知怎么办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打的你活不活,死不死,则要你一则一,二则二。”
    515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成语拼音:
    háo bù lì jǐ,zhuān mén lì rén
    成语解释:
    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成语出处: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
    516

    虎斑霞绮,林籁泉韵

    成语拼音:
    hǔ bān xiá qǐ,lín lài quán yùn
    成语解释:
    绮:美丽;籁:自然界的声响;韵:和谐悦耳的声音。老虎身的花纹和美丽的彩霞;山林中的呼啸和泉水叮咚的声音。泛指大自然的风景和声音
    成语出处: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故凡虎斑霞绮,林籁泉韵,俱为文章。”
    517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成语拼音:
    huò cóng kǒu chū,bìng cóng kǒu rù
    成语解释:
    祸:灾祸。说话不小心就会招来灾祸,吃错东西就会生病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1卷:“谚有‘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甚好。”
    518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成语拼音:
    huò cóng kǒu chū,huàn cóng kǒu rù
    成语解释:
    指说错了话要惹祸,吃错了东西要生病。后多以强调言语必须谨慎。
    成语出处:
    《周易·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孔颍达疏:“先儒云: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519

    好船者溺,好骑者堕

    成语拼音:
    hào chuán zhě nì,hào qí zhě duò
    成语解释:
    好:喜爱;溺:淹没。喜欢乘船的人往往会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往往会摔伤。比喻擅长某一技能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遭到意外的失败
    成语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520

    活到老,学到老

    成语拼音:
    huó dào lǎo,xué dào lǎo
    成语解释:
    指人一生虚心好学
    成语出处:
    老舍《老舍短篇小说选·后记》:“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今天能看出昨天的缺欠或错误,正好鞭策自己努力学习,要求进步。”
    * 上下句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