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谓式成语 (5320个)

    461

    百废具作

    成语拼音:
    bǎi fèi jù zuò
    成语解释:
    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成语出处:
    清 管同《恩县四女祠碑》:“阳湖孙使君督粮山东,起痿瞭矇,百废具作。”
    462

    百福具臻

    成语拼音:
    bǎi fú jù zhēn
    成语解释:
    形容各种福运一齐来到。
    成语出处:
    《旧唐书 李藩传》:“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
    463

    白发婆娑

    成语拼音:
    bái fà pó suō
    成语解释:
    婆娑:四下披散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人
    成语出处:
    清·张岱《自为墓志铭》:“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
    464

    悲愤填膺

    成语拼音:
    bēi fèn tián yīng
    成语解释:
    填:充填;塞满;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
    成语出处:
    清 伤时子《苍鹰击》第六折:“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465

    布帆无恙

    成语拼音:
    bù fán wú yàng
    成语解释:
    比喻旅途平安。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466

    百废咸举

    成语拼音:
    bǎi fèi xián jǔ
    成语解释:
    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成语出处:
    明 刘基《杭州路重修府治记》:“公受命来杭未及期月,威惠大行,百废咸举。吏民顺令,如臂使指。”
    467

    八方支援

    成语拼音:
    bā fāng zhī yuán
    成语解释: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成语出处: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2章:“我又不会撒豆成兵,还不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468

    敝盖不弃

    成语拼音:
    bǐ gài bù qì
    成语解释:
    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
    成语出处:
    《礼记 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469

    怖鸽获安

    成语拼音:
    bù gē huò ān
    成语解释:
    怖;惶惧。比喻走投无路的人又获得了安身之地
    成语出处:
    南朝·梁·萧纲《谢赐钱启》:“方使怖鸽获安,穷鱼永乐。”
    470

    杯觥交错

    成语拼音:
    bēi gōng jiāo cuò
    成语解释:
    比喻相聚饮酒时的欢乐。觥,酒器。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回:“五位客各跟家人到了。序齿而坐,潜斋孝移相陪,杯觥交错。”
    471

    百感交集

    成语拼音:
    bǎi gǎn jiāo jí
    成语解释: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成语出处:
    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472

    悲歌慷慨

    成语拼音:
    bēi gē kāng kǎi
    成语解释:
    指激昂高歌,以抒发感慨。形容壮烈的气概
    成语出处:
    宋 谢翱《登西台恸哭记》:“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
    473

    白骨露野

    成语拼音:
    bái gǔ lù yě
    成语解释:
    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474

    兵革满道

    成语拼音:
    bīng gé mǎn dào
    成语解释:
    兵:兵器;革:甲胄。兵器装备胡乱遗弃,塞满了道路。形容战祸伤亡惨重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寒温》:“六国亡时,秦汉之际,诸侯相伐,兵革满道。”
    475

    兵戈抢攘

    成语拼音:
    bīng gē qiǎng rǎng
    成语解释:
    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成语出处:
    《金史·粘葛奴甲传》:“时兵戈抢攘,道路不通,奴甲受命,毅然策孤骑。”
    476

    兵戈扰攘

    成语拼音:
    bīng gē rǎo rǎng
    成语解释: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477

    邦国殄瘁

    成语拼音:
    bāng guó tiǎn cuì
    成语解释:
    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478

    笔耕砚田

    成语拼音:
    bǐ gēng yàn tián
    成语解释:
    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479

    八竿子打不着

    成语拼音:
    bā gān zi dǎ bù zháo
    成语解释:
    比喻远得不沾边
    成语出处:
    母国政《飘飞的大雪》:“现在有些人,千方百计地寻找在国外八竿子打不着的亲友,想方设法要出去。”
    480

    病骨支离

    成语拼音:
    bìng gǔ zhī lí
    成语解释:
    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成语出处:
    宋 陆游《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
    * 主谓式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