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谓式成语 (5320个)

    701

    楚歌四合

    成语拼音:
    chǔ gē sì hé
    成语解释: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成语出处:
    唐·李白《拟恨赋》:“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
    702

    楚歌四起

    成语拼音:
    chǔ gē sì qǐ
    成语解释:
    见“楚歌四合”。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庆东原·叹世》曲之二:“帐前滴尽英雄泪,楚歌四起,乌骓漫嘶。”
    703

    晨光熹微

    成语拼音:
    chén guāng xī wēi
    成语解释:
    熹微:天色微明。早上天色微明。
    成语出处:
    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704

    春回大地

    成语拼音:
    chūn huí dà dì
    成语解释:
    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成语出处:
    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705

    醋海翻波

    成语拼音:
    cù hǎi fān bō
    成语解释:
    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
    成语出处:
    706

    沧海横流

    成语拼音:
    cāng hǎi héng liú
    成语解释:
    沧海:大海;横流:水溢出河道四处奔流。海水泛滥;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也作“横流沧海”。
    成语出处:
    《晋书 王尼传》:“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
    707

    才华横溢

    成语拼音:
    cái huá héng yì
    成语解释: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成语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708

    春寒料峭

    成语拼音:
    chūn hán liào qiào
    成语解释: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9卷:“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709

    尺蠖求伸

    成语拼音:
    chǐ huò qiú shēn
    成语解释:
    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710

    豺虎肆虐

    成语拼音:
    chái hǔ sì nüè
    成语解释:
    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成语出处:
    汉·张衡《南都赋》:“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711

    愁海无涯

    成语拼音:
    chóu hǎi wú yá
    成语解释:
    涯:边际。忧愁像无边的大海一样。形容十分悲愁
    成语出处:
    唐·孟郊《招文士饮》:“醒时不可过,愁海浩无涯。”
    712

    齿颊挂人

    成语拼音:
    chǐ jiá guà rén
    成语解释:
    为人们所称道。
    成语出处:
    何启、胡礼垣《新政论义》:“及知名之国皆有可取之物,齿颊挂人,多者二十馀种,再次亦数种,惟中国则无一见称焉。”
    713

    长江后浪推前浪

    成语拼音:
    cháng jiāng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
    成语解释: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成语出处: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
    714

    澄江如练

    成语拼音:
    chéng jiāng rú liàn
    成语解释:
    澄:清澈,明净。练:洁白的熟绢。清澈的江水,像一条白练一样。多指对江景的鸟瞰。
    成语出处:
    晋·谢朓《晚登三山还望景邑》:“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
    715

    齿颊生香

    成语拼音:
    chǐ jiá shēng xiāng
    成语解释:
    嘴边觉有香气生出。形容谈及之事使人产生美感。
    成语出处:
    清·黄景仁《即席分赋得卖花声》之二:“怜他齿颊生香处,不在枝头在担头。”
    716

    才兼文武

    成语拼音:
    cái jiān wén wǔ
    成语解释: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
    717

    谗口嗷嗷

    成语拼音:
    chán kǒu áo áo
    成语解释:
    谗:说别人坏话;嗷嗷:七嘴八舌地诽谤。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别人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无罪无辜,谗口嗷嗷。”
    718

    谗口嚣嚣

    成语拼音:
    chán kǒu áo áo
    成语解释:
    谗:说别人坏话;嚣嚣:众口谗毁的样子。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人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719

    赤口烧城

    成语拼音:
    chì kǒu shāo chéng
    成语解释:
    赤舌:指谗言。比喻谗言为害极其严重
    成语出处:
    明·杨慎《后蚊赋》:“谮有国兮,赤口烧城;烦言喷兮,积毁销骨。”
    720

    谗口铄金

    成语拼音:
    chán kǒu shuò jīn
    成语解释:
    谗言足以熔化金石。极言谗言毁贤害能之厉害。
    成语出处:
    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丁亥,谗口铄金,太行千盘,横起人面。”
    * 主谓式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