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品质的成语 (1109个)

    161

    不见血

    成语拼音:
    shā rén bù jiàn xuè
    成语解释:
    杀了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乃是杀不见血的刽子手。”
    162

    放火

    成语拼音:
    shā rén fàng huǒ
    成语解释:
    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听的道杀放火偏精细,显出我些英雄神威。”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五回:“他本是杀放火为生的主儿,被杨元帅收伏在麾下。”
    163

    如草

    成语拼音:
    shā rén rú cǎo
    成语解释:
    形容杀多,极轻视命。
    成语出处: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群横日劫,杀如草。”
    164

    枉道事

    成语拼音:
    wǎng dào shì rén
    成语解释:
    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
    成语出处: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何必去父母之邦?’”
    165

    学究天

    成语拼音:
    xué jiū tiān rén
    成语解释:
    有关天道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66

    血口喷

    成语拼音:
    xuè kǒu pēn rén
    成语解释:
    比喻用恶毒的话诬蔑或辱骂别
    成语出处:
    宋 僧晓莹《罗湖野录》:“含血喷,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
    167

    后己

    成语拼音:
    xiān rén hòu jǐ
    成语解释:
    首先考虑别,然后想到自己。
    成语出处:
    《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而贱己,先而后己。’”
    168

    息事宁

    成语拼音:
    xī shì níng rén
    成语解释:
    息:平息;宁:安定。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们平安相处。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敬奉天气。”
    169

    鹦鹉学舌

    成语拼音:
    yīng wǔ xué shé
    成语解释:
    像鹦鹉一样学说话。常比喻跟着家的话说;或指搬嘴学舌。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鹦鹉只学言,不得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所以不许。”
    170

    自欺欺

    成语拼音:
    zì qī qī rén
    成语解释: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曰:‘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171

    众议成林

    成语拼音:
    zhòng yì chéng lín
    成语解释:
    指众的议论可使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
    成语出处:
    《淮南子 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高诱注:“众皆议平地生林,无翼之禽能飞,凡信之以为实然也。”
    172

    暗箭伤

    成语拼音:
    àn jiàn shāng rén
    成语解释:
    暗中射箭杀伤别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亦不许抢掳尸首。”
    173

    不齿于

    成语拼音:
    bù chǐ yú rén
    成语解释:
    指被看不起。
    成语出处: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杂志》:“以为士不齿,放弃终身。”
    174

    搬斤播两

    成语拼音:
    bān jīn bō liǎng
    成语解释: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如今这些贪,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肥已,搬斤播两,何等肚肠!”
    175

    不愧不怍

    成语拼音:
    bù kuì bù zuò
    成语解释:
    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成语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二乐也。”
    176

    不可告

    成语拼音:
    bù kě gào rén
    成语解释:
    不能告诉别。多指见不得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成语出处:
    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可告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177

    暴戾恣睢

    成语拼音:
    bào lì zì suī
    成语解释:
    暴戾:残暴凶狠;恣睢:横行霸道。形容凶狠残暴;任意妄为。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盗跖日杀不辜,肝之肉,暴戾恣雎,聚党数千横行天下。”
    178

    避世绝俗

    成语拼音:
    bì shì jué sú
    成语解释:
    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闲暇者之所好也。”《晋书 华轶传》:“栖情玄远,确然绝俗。”
    179

    不食间烟火

    成语拼音:
    bù shí rén jiān yān huǒ
    成语解释:
    食:吃;烟火:熟食。比喻有出世之想或诗画立意高超,言词清丽
    成语出处:
    宋·阮阅《诗话总龟》第九卷:“东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道底言语。’”
    180

    谄词令色

    成语拼音:
    chǎn cí lìng sè
    成语解释:
    说奉承家的话,扮作讨好家的表情。《东周列国志》八○回:“勾践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
    成语出处:
    《东周列国志》八○回:“勾践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
    * 人物品质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