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正式成语 (7973个)

    401

    诈奸不及

    成语拼音:
    zhà jiān bù jí
    成语解释:
    犹言十分奸诈。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迳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
    402

    仗节死义

    成语拼音:
    zhàng jié sǐ yì
    成语解释:
    谓坚守节操,为义而死。
    成语出处:
    宋·苏轼《上皇帝书》:“前山阳亡徒苏令,纵横史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403

    止渴思梅

    成语拼音:
    zhǐ kě sī méi
    成语解释:
    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饥画饼。”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咱是那止渴思梅。”
    404

    卓荦不凡

    成语拼音:
    zhuó luò bù fán
    成语解释:
    卓荦:特出。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15回:“君家兄弟皆卓荦不凡,合用着,寻人实在不难。”
    405

    至理名言

    成语拼音:
    zhì lǐ míng yán
    成语解释:
    至理:最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确、最有价值的话。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却是至理名言。”
    406

    竹马之好

    成语拼音:
    zhú mǎ zhī hǎo
    成语解释: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洒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407

    择其善者而从之

    成语拼音:
    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
    成语解释:
    择:选择;从:跟从、学习。选择好的、确的事情去遵循、学习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408

    诛求无度

    成语拼音:
    zhū qiú wú dù
    成语解释: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成语出处:
    《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409

    仗气直书

    成语拼音:
    zhàng qì zhí shū
    成语解释:
    仗:依靠,凭借。指坚持义,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
    成语出处:
    《陈书·后主纪》:“其有负能仗气,摈压当时,……亦宜去此幽谷,翔兹天路。”
    410

    直如弦

    成语拼音:
    zhí rú xián
    成语解释:
    像弓弦一样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五行志一》载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411

    治丝而棼

    成语拼音:
    zhì sī ér fén
    成语解释:
    谓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确,使问题更加复杂。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成语出处:
    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412

    择善固执

    成语拼音:
    zé shàn gù zhí
    成语解释:
    固执:坚持不懈。对认为确的事情就坚持执行
    成语出处:
    上官鼎《阳光三叠》第29章:“择善固执,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413

    祖述有自

    成语拼音:
    zǔ shù yǒu zì
    成语解释:
    祖述:效法或遵循前人的行为和学说。指效法前人,又有自己的创新
    成语出处:
    宋·龚颐《芥隐笔记·作诗祖述有自》:“铿有‘花逐下山风’,杜有‘云逐度溪风’,祖述有自,青出于蓝也。”
    414

    置水之情

    成语拼音:
    zhì shuǐ zhī qíng
    成语解释:
    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清廉的期望。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庞参传》:“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415

    置水之清

    成语拼音:
    zhì shuǐ zhī qīng
    成语解释:
    置:放。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清廉的期望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置水之清必励,则人知敬。”
    416

    属托不行

    成语拼音:
    zhǔ tuō bù xíng
    成语解释:
    属:通“嘱”,托付。请托为其谋利,行不通。形容为官清,大公无私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417

    自投虎口

    成语拼音:
    zì tóu hǔ kǒu
    成语解释:
    投:进入;虎口: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比喻自己进入危险的场所送死
    成语出处: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0回:“这薛刚真胆大包天,不想生法报仇,反来祭扫铁丘坟,是自投虎口。”
    418

    钻头就锁

    成语拼音:
    zuàn tóu jiù suǒ
    成语解释:
    形容自投罗网。
    成语出处: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你是剔蝎撩蜂,暴虎凭河,谁着你钻头就锁,也怪不的咱故旧情薄。”
    419

    逐兔先得

    成语拼音:
    zhú tù xiān dé
    成语解释:
    逐:追赶。谁先抓到手就归谁,别人不能再争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法曰:‘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语乎?’”
    420

    自新之路

    成语拼音:
    zì xīn zhī lù
    成语解释:
    罪犯自己改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
    成语出处:
    《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
    * 偏正式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