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字成语 (871个)

    441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成语拼音:
    qiān jīn zhī zǐ,zuò bù chuí táng
    成语解释:
    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家有千金的人不在屋檐下停留。形容有钱人非常看中自己的身体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442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成语拼音:
    qiān jīn zhī zǐ,bù sǐ yú shì
    成语解释:
    市:众人聚集的地方。指富贵人家子弟犯了死罪,可以免除服刑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
    443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成语拼音:
    qí kāi dé shèng,mǎ dào chéng gōng
    成语解释:
    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成语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所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攻城略地如风卷残云。”
    444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成语拼音:
    qiān lǐ kuì liáng,shì yǒu jī sè
    成语解释:
    馈:赠送。缺粮时从千里之外送来,难免士兵挨饿。比喻远粮不解近饥,远水不解近渴
    成语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恳荒》:“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虽有精兵名将,又岂能不饮不食。”
    445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成语拼音:
    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è
    成语解释:
    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446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成语拼音:
    qiān lǐ zhī dī,huǐ yú yǐ xué
    成语解释: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
    成语出处:
    《韩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
    44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语拼音: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成语解释:
    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48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成语拼音:
    qián mén j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成语解释: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成语出处:
    明 李贽《史纲评要 周纪 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
    449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成语拼音:
    qián mén q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成语解释: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成语出处: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450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成语拼音:
    qiè píng zhī zhì,shǒu bù jiǎ qì
    成语解释: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
    451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成语拼音:
    qiè píng zhī zhì,shǒu bù jiǎ rén
    成语解释: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乞休申文》:“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452

    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成语拼音:
    qiè píng zhī zhī,bù shī shǒu qì
    成语解释: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453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成语拼音:
    qǔ qí jīng huá,qù qí zāo pò
    成语解释:
    糟粕:酒糟,比喻无用的东西。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无用的东西丢掉
    成语出处:
    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
    454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成语拼音:
    qióng qióng jié lì,xíng yǐng xiāng diào
    成语解释:
    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成语出处:
    汉·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55

    去其糟粕,存其精华

    成语拼音:
    qù qí zāo pò,cún qí jīng huá
    成语解释:
    糟粕:酒糟,比喻无用的东西。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无用的东西丢掉
    成语出处:
    李锐《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学生时代》:“他们对于中国的旧东西和外国的新东西……是‘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是‘斟酌国情,两无所偏’。”
    456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成语拼音:
    qián rén shī jiǎo,hòu rén bǎ huá
    成语解释:
    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成语出处:
    明 何孟春《馀冬序录摘抄》第六卷:“今世俚语:‘前人失脚,后人把滑’,即汉谚“前车覆,后车戒‘之义也。”
    457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成语拼音:
    qián rén zāi shù,hòu rén chéng liáng
    成语解释: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成语出处:
    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今年种竹,来年吃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458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成语拼音:
    qián rén zhòng shù,hòu rén chéng liáng
    成语解释: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成语出处: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32回:“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反把那种树的人杀了,还有甚么公理呢!”
    459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成语拼音:
    qiú shēng bù dé,qiú sǐ bù néng
    成语解释:
    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处境十分艰难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7回:“此时慕政弄得没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460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成语拼音:
    qīng shān bù lǎo,lǜ shuǐ cháng cún
    成语解释:
    指经过的时间长久,比喻永存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厚报。”
    * 八字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