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字成语 (871个)

    601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成语拼音:
    táng shàng yī hū,jiē xià bǎi nuò
    成语解释:
    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过理》:“宋王大悦,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尽应;堂上已应,堂下尽应。门外庭中闻之,莫敢不应。”
    60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成语拼音: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
    成语解释: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成语出处: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603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成语拼音:
    tóu tòng jiǔ tóu,jiǎo tòng jiǔ jiǎo
    成语解释:
    指针对疼痛的部位治疗,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4回:“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求甚病根也。”
    604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成语拼音:
    tóu tòng yī tóu,jiǎo tòng yī jiǎo
    成语解释:
    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成语出处:
    茅盾《清明前后》第一幕:“徒劳而无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兄弟一向是坚决反对的!”
    605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成语拼音: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lì
    成语解释:
    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606

    贪天之功以为己有

    成语拼音: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
    成语解释:
    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
    成语出处:
    宋·王禹偁《霍光论》:“然则光贪天之功以为己有,与夫日僤之割爱,邴吉之让位,德不侔矣。”
    607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成语拼音:
    tóu tòng zhì tóu,zú tòng zhì zú
    成语解释:
    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同“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病在足之时矣。”
    608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成语拼音: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wáng
    成语解释:
    日:太阳。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609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成语拼音:
    tiān wú èr rì,tǔ wú èr wáng
    成语解释:
    日:太阳;土:国土。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610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成语拼音: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zhǔ
    成语解释:
    日:太阳。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成语出处:
    《元史·太祖本纪》:“吾闻东方有称帝者,天无二日,民岂有二主耶?”
    61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成语解释:
    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成语出处:
    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612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成语拼音:
    tiān zhī dì zhī,nǐ zhī wǒ zhī
    成语解释:
    天地间只有你我两人才知道这个秘密,不能对别人说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女姑姑》第二折:“你又青春,我又年少,则除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咱两个好歹要成了这亲事罢。”
    613

    跳在黄河也洗不清

    成语拼音:
    tiào zài huáng hé yě xǐ bù qīng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614

    吐珠于泽,谁能不含

    成语拼音:
    tǔ zhū yú zé,shuí néng bù hán
    成语解释:
    含:衔在嘴里。明珠出于水泽,则人人都会取来衔在嘴里。比喻君权旁落,则人人都要谋夺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峬传》:“故孔子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谕君之权柄外假,则毕竟取以为己利,犹出于泽中,谁能不含。”
    615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成语拼音:
    wéi chén sǐ zhōng,wéi zǐ sǐ xiào
    成语解释:
    为:作为。为臣的应不惜生命忠于帝王,为子的应不惜生命孝顺父母
    成语出处:
    明·吾丘瑞《运甓记·父子死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孩儿兄弟二人,情愿同爹爹出阵。”
    616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成语拼音:
    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
    成语解释:
    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成语出处:
    语出《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617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成语拼音:
    wéi huǐ fú cuī,wéi shé ruò hé
    成语解释:
    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成语出处:
    《国语·吴语》:“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618

    往日无冤,近日无仇

    成语拼音:
    wǎng rì wú yuān,jìn rì wú chóu
    成语解释:
    俗语。指从未有过冤仇
    成语出处:
    619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成语拼音:
    wǔ rì yī fēng,shí rì yī yǔ
    成语解释: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620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成语拼音:
    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
    成语解释: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八字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