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开头的成语 (785个)

    481

    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成语拼音:
    rú yǐn shuǐ zhě,lěng rè zì zhī
    成语解释:
    指自己直接经历的事,自己最了解
    成语出处:
    唐·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482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成语拼音:
    rú yuè zhī héng,rú rì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恒:月上弦。像逐渐圆满的上弦月亮,像太阳刚刚升起。比喻正处在兴盛时期或有强大的生命力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483

    日中必移,月满必亏

    成语拼音:
    rì zhōng bì yí,yuè mǎn bì kuī
    成语解释:
    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484

    日中必昃,月满必亏

    成语拼音:
    rì zhōng bì zè,yuè mǎn bì kuī
    成语解释: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日中必昃,月满必亏。明公功名到此,已无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时矣。”
    485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成语拼音:
    rén zhī jiāng sǐ,qí yán yě shàn
    成语解释:
    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成语出处:
    《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86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成语拼音:
    rì zhōng zé yí,yuè mǎn zé kuī
    成语解释:
    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487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成语拼音:
    rì zhōng zé zè,yuè y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盈满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488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成语拼音:
    shì bù guān jǐ,gāo gāo guà qǐ
    成语解释:
    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成语出处:
    莆仙戏《父子恨》:“古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489

    上不属天,下不着地

    成语拼音:
    shàng bù shǔ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成语解释:
    属:接连。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上不属天,下不着地。”
    490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成语拼音: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成语解释: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491

    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成语拼音:
    shí bù zhī nèi,zì yǒu fāng cǎo
    成语解释:
    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成语出处:
    《隋书·炀帝纪》:“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天奇秀!”
    492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成语拼音:
    shí bù zhī nèi,bì yǒu fāng cǎo
    成语解释:
    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493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成语拼音:
    shàng bù zháo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成语解释:
    比喻两没有着落。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
    494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成语拼音:
    shuō dào cáo cāo,cáo cāo jiù dào
    成语解释:
    指谈论到某人,某人恰巧来了。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无巧不成书!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495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成语拼音:
    shùn dào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成语解释: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成语出处:
    晋·司马彪《战略》:“古人有言‘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496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成语拼音:
    shùn dé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成语解释: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山无名,事故不成’。”
    497

    顺德者吉,逆天者凶

    成语拼音:
    shùn dé zhě jí,nì tiān zhě xiōng
    成语解释:
    顺:依顺;吉:吉利;逆:违逆;凶:不幸。符合道德的就可得到吉利,违背天意的必定遭受灾祸
    成语出处: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你道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
    498

    视而弗见,听而弗闻

    成语拼音:
    shì ér fú jiàn,tīng ér fú wén
    成语解释:
    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咸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
    499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成语拼音:
    shén ér míng zhī,cún hū qí rén
    成语解释: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成语出处:
    《易·系辞上》:“纪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500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成语拼音:
    shàng fāng bù zú,xià bǐ yǒu yú
    成语解释: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成语出处:
    《晋书 王湛传》:“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 八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