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的成语 (1050个)

    161

    七上

    成语拼音:
    qī shàng bā xià
    成语解释: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成语出处:
    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162

    七推

    成语拼音:
    qī tuī bā zǔ
    成语解释:
    比喻有意为难。
    成语出处:
    明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试》:“我教你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祖宗,你却七推阻,有这许多说话。”
    163

    七窝

    成语拼音:
    qī wō bā dài
    成语解释:
    詈词。指全部眷属家族。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却只怕那水里有甚么眷族老小,七窝代的都来,我就弄他不过。”
    164

    七纵

    成语拼音:
    qī zòng bā héng
    成语解释:
    形容奔放自如。
    成语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及其透彻,则七纵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165

    七折

    成语拼音:
    qī zhé bā kòu
    成语解释:
    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这里的客店钱,就拿两块洋钱出来,由得他七折扣的勉强用了。”
    166

    四邻

    成语拼音:
    sì lín bā shè
    成语解释:
    指左右邻居
    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六回:“那成家一般也动了诸亲百眷、四邻舍,送人情,斗分子,虽然娶妾,倒也四司六局,一毫不苟。”
    167

    四面

    成语拼音:
    sì miàn bā fāng
    成语解释:
    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卷九 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168

    四平

    成语拼音:
    sì píng bā wěn
    成语解释:
    原形容说话做事稳当。现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的意思。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稳,心中暗喜。”
    169

    四时

    成语拼音:
    sì shí bā jié
    成语解释: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成语出处:
    唐 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时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170

    三头

    成语拼音:
    sān tóu bā bì
    成语解释:
    见“三头六臂”。
    成语出处:
    《法苑珠林》卷九:“[修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棱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171

    三台

    成语拼音:
    sān tái bā zuò
    成语解释:
    泛指高官重臣。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0回:“这叫做‘狮象捍门’,三台座都是有分的。”
    172

    十万千里

    成语拼音:
    shí wàn bā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形容相距极远。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行者道:‘十万千里。十停中还不曾走了一停哩。’”
    173

    四乡

    成语拼音:
    sì xiāng bā zhèn
    成语解释:
    泛指周围的许多乡村和集镇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当下统率大队走到乡下,东南西北,四乡镇。整整兜了一个大圈子。”
    174

    三灾

    成语拼音:
    sān zāi bā nàn
    成语解释: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况且自己又三灾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
    175

    五花

    成语拼音:
    wǔ huā bā mén
    成语解释:
    原指五行阵和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门。”
    176

    五行

    成语拼音:
    wǔ háng bā zuò
    成语解释:
    泛指各行各业。
    成语出处: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五行作,就没你这一行。”
    177

    右传之

    成语拼音:
    yòu chuán zhī bā zhāng
    成语解释:
    打了一顿巴掌。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4回:“左右照管贻安骄傲之脸,放肆之嘴,打了十个‘右传之章’。”
    178

    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成语拼音:
    zhū bā jiè chī rén shēn guǒ,quán bù zhī zī wèi
    成语解释:
    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来不及细尝。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实则无所收获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这奴才,‘猪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179

    杂七杂

    成语拼音:
    zá qī zá bā
    成语解释:
    形容东西非常混杂,或事情非常杂乱。
    成语出处:
    赵树理《三里湾》:“里面杂七杂堆得满满的,实在找不下个腾的地方!”
    180

    卦阵

    成语拼音:
    bǎi bā guà zhèn
    成语解释:
    比喻布置疑阵,故弄玄虚
    成语出处:
    * 八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