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开头的成语 (392个)

    121

    高不辏,低不就

    成语拼音:
    gāo bù còu,dī bù jiù
    成语解释:
    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所以高不辏,低不就,那些做媒的,见这两个老人家难理会,也有好些不耐烦,所以亲事越迟了。”
    122

    高不成低不就

    成语拼音:
    gāo bù chéng dī bù jiù
    成语解释:
    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成语出处:
    宋 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123

    官不威,牙爪威

    成语拼音:
    guān bù wēi,yá zhǎo wēi
    成语解释:
    牙爪: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俺也是文齐福不齐,你正是官不威牙爪威。”
    124

    顾大局,识大体

    成语拼音:
    gù dà jú,shí dà tǐ
    成语解释:
    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不受损害
    成语出处: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我们相信,我们的人民是顾大局、识大体、守纪律的。”
    125

    干打雷不下雨

    成语拼音:
    gān dǎ léi bù xià yǔ
    成语解释:
    干:空。比喻空作许诺,不肯实施,不肯给人以实惠
    成语出处:
    老舍《离婚》:“干打雷不下雨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126

    各打五十大板

    成语拼音:
    gè dǎ wǔ shí dà bǎn
    成语解释:
    各:各自。给双方同样的待遇或不分清责任,让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成语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七姑‘各打五十大板’地尖声评论说:‘这是怎么回子事哟?瞧你们请来的这些个人!’”
    127

    公道自在人心

    成语拼音:
    gōng dào zì zài rén xīn
    成语解释:
    公道:公正的道理;自:自然。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
    成语出处: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60回:“骑在马上,自言自语道:‘公道自在人心,也不枉我的一番心力了。’”
    128

    公道总在人心

    成语拼音:
    gōng dào zǒng zài rén xīn
    成语解释:
    公道:公正的道理。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0回:“人家听了,也只有再三劝慰;说什么公道总在人心。”
    129

    觥饭不及壶飧

    成语拼音:
    gōng fàn bù jí hú sūn
    成语解释:
    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成语出处:
    《国语·越语下》:“觥饭不及壶飧。今岁晚矣,子将奈何?”
    130

    恭敬不如从命

    成语拼音:
    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
    成语解释:
    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
    成语出处:
    宋 赞宁《笋谱 杂说》:“姑闻而后悔,倍怜新妇。故又谚曰: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
    131

    国人皆曰可杀

    成语拼音:
    guó rén jiē yuē kě shā
    成语解释:
    皆:都;可:能。罪大恶极,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132

    狗鼠不食汝余

    成语拼音:
    gǒu shǔ bù shí rǔ yú
    成语解释: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
    133

    弓上弦,刀出鞘

    成语拼音:
    gōng shàng xián,dāo chū qiào
    成语解释:
    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1回:“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支更坐夜。”
    134

    感天地,泣鬼神

    成语拼音:
    gǎn tiān dì,qì guǐ shén
    成语解释:
    感:感动;泣:哭泣。感动天地,使鬼神为之哭泣。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7回:“那史册彪炳日月的事业,全是这两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泪做出来,感天地,泣鬼神,才扶到凌烟阁里,与了俎豆,叫他飨哩。”
    135

    感天地,动鬼神

    成语拼音:
    gǎn tiān dì,dòng guǐ shén
    成语解释:
    感:感动。感动天地,使鬼神为之哭泣。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
    成语出处:
    清·黄宗羲《陈苇庵年伯诗序》:“向令风雅而不变,则诗为之道,狭隘而不及情,何以感天地而动鬼神乎?”
    136

    敢怨而不敢言

    成语拼音:
    gǎn yuàn ér bù gǎn yán
    成语解释:
    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成语出处:
    宋 邓牧《伯牙琴 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137

    各有巧妙不同

    成语拼音:
    gè yǒu qiǎo miào bù tóng
    成语解释:
    比喻为人做事像变戏法,各自有其灵巧奥妙的变化
    成语出处:
    《上饶集中营·炼狱杂记》:“个别谈话……或先软后硬,或先硬后软,或忽硬忽软,各有巧妙不同。”
    138

    狗猪不食其余

    成语拼音:
    gǒu zhū bù shí qí yú
    成语解释: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139

    狗彘不食其余

    成语拼音:
    gǒu zhì bù shí qí yú
    成语解释:
    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
    成语出处:
    《汉书·元后传》:“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天下岂有而兄弟邪!”
    140

    狗彘不食汝余

    成语拼音:
    gǒu zhì bù shí rǔ yú
    成语解释: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成语出处:
    《明史·李任传》:“汝为大将,不能杀贼,反为贼用,狗彘不食汝余。”
    * 六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