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成语 (450个)

    201

    愁云惨淡

    成语拼音:
    chóu yún cǎn dàn
    成语解释:
    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成语出处: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02

    叱咤风云

    成语拼音:
    chì zhà fēng yún
    成语解释:
    叱咤:发怒吆喝。一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可以左右整个局势。
    成语出处:
    《晋书 乞伏炽磐载记论》:“炽磐叱咤风云,见机而动。”
    203

    持之以恒

    成语拼音:
    chí zhī yǐ héng
    成语解释: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成语出处:
    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204

    打抱不平

    成语拼音:
    dǎ bào bù píng
    成语解释:
    在双方争执;主动介入;帮助受到欺压的人;打击实施强暴者。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替平儿打抱不平。”
    205

    打成一片

    成语拼音:
    dǎ chéng yī piàn
    成语解释:
    原指把各种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现多指人与人相互间关系密切;如同一体。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顺道,打成一片。”
    206

    得道多助

    成语拼音:
    dé dào duō zhù
    成语解释:
    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0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成语拼音:
    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成语解释:
    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08

    对答如流

    成语拼音:
    duì dá rú liú
    成语解释: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成语出处:
    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209

    地大物博

    成语拼音:
    dì dà wù bó
    成语解释: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210

    当耳旁风

    成语拼音:
    dāng ěr páng fēng
    成语解释:
    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
    语出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於我,如秋风之过耳。”
    211

    大而无当

    成语拼音:
    dà ér wú dàng
    成语解释:
    当:底、边际。原指说话夸大没有边际。后用来表示虽然大;但不适用。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212

    淡而无味

    成语拼音:
    dàn ér wú wèi
    成语解释: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
    213

    敌国外患

    成语拼音:
    dí guó wai huàn
    成语解释: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成语出处:
    《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14

    大惊小怪

    成语拼音:
    dà jīng xiǎo guài
    成语解释:
    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成语出处:
    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215

    大难临头

    成语拼音:
    dà nàn lín tóu
    成语解释:
    难:灾祸;临:到来。大灾大祸降临头上。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秋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216

    东跑西颠

    成语拼音:
    dōng pǎo xī diān
    成语解释:
    比喻到处奔走。
    成语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四:“他和他的那个组,打地,评等级,品好赖,劈青苗,东跑西颠,整整地忙了五天。”
    217

    荡然无存

    成语拼音:
    dàng rán wú cún
    成语解释:
    。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218

    抖擞精神

    成语拼音:
    dǒu sǒu jīng shén
    成语解释:
    振作起精神。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219

    戴头识脸

    成语拼音:
    dài tóu shí liǎn
    成语解释:
    比喻有面子有身分。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220

    道听途说

    成语拼音:
    dào tīng tú shuō
    成语解释: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 初中生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