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宾式成语 (2585个)

    361

    不可胜言

    成语拼音:
    bù kě shèng yán
    成语解释: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
    362

    不愧屋漏

    成语拼音:
    bù kuì wū lòu
    成语解释: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363

    不可限量

    成语拼音:
    bù kě xiàn liàng
    成语解释: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鲍文卿向知府着实赞这季少爷将来不可限量。”
    364

    不愧下学

    成语拼音:
    bù kuì xià xué
    成语解释:
    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365

    不可言传

    成语拼音:
    bù kě yán chuán
    成语解释:
    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明 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证不可以言传。
    366

    不可以道里计

    成语拼音:
    bù kě yǐ dào lǐ jì
    成语解释:
    计:计算。不能用里程来计算。形容程度相差很大
    成语出处:
    章炳麟《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最有学问的人,就是周秦诸子,比那日本的物茂卿、太宰纯辈,就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
    367

    不堪一击

    成语拼音:
    bù kān yī jī
    成语解释:
    不堪:经不起。经不起一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时也指文章的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成语出处:
    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
    368

    不可一世

    成语拼音:
    bù kě yī shì
    成语解释: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369

    不肯一世

    成语拼音:
    bù kěn yī shì
    成语解释:
    一世:同处于一个世界。自视甚高,看不起天下人。形容目空一切、骄横自大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跋范文正公帖》:“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
    370

    不可言宣

    成语拼音:
    bù kě yán xuān
    成语解释:
    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天占山德韶国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371

    不可造次

    成语拼音:
    bù kě zào cì
    成语解释: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此事当深虑远议,不可造次。”
    372

    不堪造就

    成语拼音:
    bù kān zào jiù
    成语解释:
    堪:能;造就:培养并使有成就。没有培养前途;不可能有所成就。
    成语出处:
    茅盾《蚀 追求》八:“第三是学生们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应当淘汰出去——这是清校。”
    373

    不落边际

    成语拼音:
    bù luò biān jì
    成语解释:
    指挨不上边,无着落。
    成语出处:
    张天翼《夏夜梦》二:“星星给搅得不安似地霎着眼,闪着白里带青的亮光,逗得人会不落边际地想开去,想到天上,想到这人世。”
    374

    不吝赐教

    成语拼音:
    bù lìn cì jiào
    成语解释: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指点教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成语出处:
    鲁迅《两地书》五:“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赐教的。”
    375

    包揽词讼

    成语拼音:
    bāo lǎn cí sòng
    成语解释:
    包揽:把别人的事情全部兜揽办理;词讼:诉讼。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参的京官就是大老爷,说的是包揽词讼,所以火上浇油。”
    376

    不露辞色

    成语拼音:
    bù lù cí sè
    成语解释:
    辞色:言辞神色。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形容说话沉着老练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啖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377

    不露锋芒

    成语拼音:
    bù lù fēng máng
    成语解释: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成语出处: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378

    博览古今

    成语拼音:
    bó lǎn gǔ jīn
    成语解释: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379

    不露圭角

    成语拼音:
    bù lù guī jiǎo
    成语解释: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毁方而瓦合”郑玄注“去已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角也
    380

    不留痕迹

    成语拼音:
    bù liú hén jì
    成语解释:
    指做事彻底,没有留下蛛丝马迹
    成语出处:
    王朔《我是“狼”》:“你甚至能和办公室里那些和你一样闲得难受的同事讨论怎么才能不留痕迹地杀人丝毫不会引起怀疑。”
    * 动宾式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