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宾式成语 (2585个)

    441

    不事边幅

    成语拼音:
    bù shì biān fú
    成语解释:
    指不修边幅。
    成语出处:
    《北史 王罴传》:“罴性俭率,不事边幅。”
    442

    不胜杯杓

    成语拼音:
    bù shèng bēi sháo
    成语解释:
    不胜:经不起;杓:舀东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醉了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443

    跋涉长途

    成语拼音:
    bá shè cháng tú
    成语解释:
    跋涉:登山涉水。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走长路的艰辛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2回:“救我等于虎口之中,又不惮跋涉长途,送我们至万国通商文明之地。”
    444

    不识东家

    成语拼音:
    bù shí dōng jiā
    成语解释:
    指不识近邻是圣贤。
    成语出处:
    “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
    445

    不识大体

    成语拼音:
    bú shí dà tǐ
    成语解释: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成语出处:
    《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
    446

    不失圭撮

    成语拼音:
    bù shí guī cuō
    成语解释:
    圭撮: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形容数量准确。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447

    不识高低

    成语拼音:
    bù shí gāo dī
    成语解释:
    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1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448

    不识好歹

    成语拼音:
    bù shí hǎo dǎi
    成语解释:
    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449

    不爽毫发

    成语拼音:
    bù shuǎng háo fā
    成语解释:
    没有一点差错。
    成语出处:
    《明史 王琼传》:“继者按稽之,不爽毫发。”
    450

    不失毫厘

    成语拼音:
    bù shī háo lí
    成语解释:
    失:差。毫厘:很小的重量或长度的单位。不差一毫一厘米。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儒效》:“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毫)厘。”
    451

    不识局面

    成语拼音:
    bù shí jú miàn
    成语解释:
    犹不识时务。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四九回:“原来毛仲义五更时,先把大虫解上州里去了,却带了若干做工公的来捉解珍解宝。不想他这两个不识局面,正中了他的计策,分说不得。”
    452

    不失旧物

    成语拼音:
    bù shī jiù wù
    成语解释:
    旧物:旧的典章制度或原有的东西。指恢复原有的事业或山河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453

    逼上梁山

    成语拼音: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成语解释:
    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水浒传》里有宋江、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
    成语出处: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
    454

    不爽累黍

    成语拼音:
    bù shuǎng lèi shǔ
    成语解释:
    犹言丝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成语出处:
    清 王韬《淞隐漫录 姚云纤》:“女凿壁偷听,得其指授,无人时转喉学唱,音韵抑扬,不爽累黍。”
    455

    不食马肝

    成语拼音:
    bù shí mǎ gān
    成语解释: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辕固传》:“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456

    不胜枚举

    成语拼音:
    bù shèng méi jǔ
    成语解释:
    胜:尽;枚:个。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成语出处:
    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而宋人撰述不见于志者,又复不胜枚举。”
    457

    不伤脾胃

    成语拼音:
    bù shāng pí wèi
    成语解释:
    伤:伤害。比喻无关紧要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骂几句不伤脾胃。”
    458

    不识起倒

    成语拼音:
    bù shí qǐ dǎo
    成语解释:
    识:知道,认识。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2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你还不识起倒?去了罢!”
    459

    避世墙东

    成语拼音:
    bì shì qiáng dōng
    成语解释:
    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成语出处:
    《后汉书 逸民传 逢萌》:“君公(王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
    460

    不胜其烦

    成语拼音:
    bù shèng qí fán
    成语解释:
    不胜:承担不了;烦:烦杂。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成语出处: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秦太师当国,有谄者尝执政矣,出为建康留守,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患。”
    * 动宾式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