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质的成语 (1133个)

    301

    肺腑之言

    成语拼音:
    fèi fǔ zhī yán
    成语解释:
    肺腑:指内心。发自内心的真挚诚恳的话语。
    成语出处:
    元 郑德辉《刍梅香》第二折:“小生别无所告,只索将这肺腑之言,实诉与小娘子。”
    302

    富贵不能淫

    成语拼音:
    fù guì bù néng yín
    成语解释:
    富:有钱;贵:旧指官位高;淫:迷惑、诱使腐化堕落。指不为金钱和权位所迷惑。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03

    伐功矜能

    成语拼音:
    fá gōng jīn néng
    成语解释:
    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成语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304

    富贵骄人

    成语拼音:
    fù guì jiāo rén
    成语解释: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成语出处:
    《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305

    翻黄倒皂

    成语拼音:
    fān huáng dǎo zào
    成语解释:
    犹言颠倒黑白。
    成语出处:
    明 康海《鲍老儿 秋日闲情》套曲:“眉来眼去,唇三口四,泥烂油滑,翻黄倒皂,呼风唤雨,搦雾抟沙。”
    306

    佛口蛇心

    成语拼音:
    fó kǒu shé xīn
    成语解释: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成语出处:
    明 梅鼎祚《玉合记 焚修》:“师父不要骂,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好两个佛口蛇心。”
    307

    饭来张口

    成语拼音:
    fàn lái zhāng kǒu
    成语解释:
    指吃现成饭而不劳动
    成语出处:
    唐 元稹《放言》:“酒熟脯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308

    扶倾济弱

    成语拼音:
    fú qīng jì ruò
    成语解释:
    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成语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会价记着想念着。”
    309

    奋起直追

    成语拼音:
    fèn qǐ zhí zhuī
    成语解释: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310

    妇人之仁

    成语拼音:
    fù rén zhī rén
    成语解释:
    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311

    焚书坑儒

    成语拼音:
    fén shū kēng rú
    成语解释:
    坑:挖坑活埋;儒:儒生;读书人。指秦始皇焚烧《诗经》、《书经》等古代典籍;坑杀一批儒生。后泛指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
    成语出处:
    汉 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312

    俯首帖耳

    成语拼音:
    fǔ shǒu tiē ěr
    成语解释:
    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成语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313

    俯首听命

    成语拼音:
    fǔ shǒu tīng mìng
    成语解释:
    俯:低下;首:头;脑袋。低着脑袋听从命令。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俯付fǔ…fùfù负
    成语出处:
    汉 焦赣《易林 兑之否》:“俯伏听命,不敢动摇。”
    314

    分文不取

    成语拼音:
    fēn wén bù qǔ
    成语解释:
    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懒龙分文不取,也不问多少,尽数与了贫儿。”
    315

    扶危定乱

    成语拼音:
    fú wēi dìng luàn
    成语解释:
    扶助危难,平定祸乱。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能识人,能爱人才,能为国留得那英雄豪杰,为朝廷扶危定乱。”
    316

    扶危拯溺

    成语拼音:
    fú wēi zhěng nì
    成语解释:
    溺:落水。扶助危难者,救起落水者。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成语出处:
    唐·崔佑甫《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常州之义笃于友,用之有常,行之可久,扶危拯溺,尔身我手。”
    317

    赴险如夷

    成语拼音:
    fù xiǎn rú yí
    成语解释:
    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
    成语出处:
    《魏书·于什门等传论》:“史臣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
    318

    奋勇当先

    成语拼音:
    fèn yǒng dāng xiān
    成语解释:
    精神奋发;勇敢地冲在最前面;战斗在最前列。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要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
    319

    附庸风雅

    成语拼音:
    fù yōng fēng yǎ
    成语解释: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原始《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引申为吟诗缀文之类的事和文士学者的风度。指一些缺乏文化修养的人;偏去结交文人学者;参与文化活动;借以装点门面;扮出有教养;有风度;斯文儒雅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情变》:“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
    320

    覆雨翻云

    成语拼音:
    fù yǔ fān yún
    成语解释:
    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也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成语出处:
    明 何景明《长安大道行》:“薰天灼地期长久,覆雨翻云亦随手。”
    * 品质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