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质的成语 (1133个)

    621

    平易近人

    成语拼音:
    píng yì jìn rén
    成语解释: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622

    七步之才

    成语拼音:
    qī bù zhī cái
    成语解释:
    形容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623

    轻财好施

    成语拼音:
    qīng cái hǎo shī
    成语解释:
    指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624

    轻财好义

    成语拼音:
    qīng cái hào yì
    成语解释:
    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成语出处:
    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
    625

    鹊巢鸠占

    成语拼音:
    què cháo jiū zhàn
    成语解释:
    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本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
    成语出处:
    《诗经 召南 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626

    轻财重义

    成语拼音:
    qīng cái zhòng yì
    成语解释:
    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成语出处:
    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
    627

    屈打成招

    成语拼音:
    qū dǎ chéng zhāo
    成语解释:
    用严刑拷打;逼使无辜的人被迫认罪。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如今把姐姐拖到宫中,三推六问,屈打成招。”
    628

    青灯黄卷

    成语拼音:
    qīng dēng huáng juàn
    成语解释:
    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成语出处:
    元·叶颙《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你既爱青灯黄卷,却不要随机而变。”
    629

    拳打脚踢

    成语拼音:
    quán dǎ jiǎo tī
    成语解释:
    用拳打,用脚踢。形容痛打。
    成语出处: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我便拳撞脚踢,也不怕他不死。”
    630

    亲当矢石

    成语拼音:
    qīn dāng shǐ shí
    成语解释:
    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成语出处:
    《北齐书·文宣帝纪》:“每临行阵,亲当矢石。”
    631

    铅刀一割

    成语拼音:
    qiān dāo yī gē
    成语解释:
    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成语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
    632

    欺大压小

    成语拼音:
    qī dà yā xiǎo
    成语解释:
    欺骗强大的,压迫弱小的。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全凭谄佞奸贪。”
    633

    气得志满

    成语拼音:
    qì dé zhì mǎn
    成语解释:
    形容春风得意,心满意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
    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得志满,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634

    锲而不舍

    成语拼音:
    qiè ér bù shě
    成语解释: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35

    秋毫之末

    成语拼音:
    qiū háo zhī mò
    成语解释: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636

    群居穴处

    成语拼音:
    qún jū xué chǔ
    成语解释:
    原始人类聚群而居,住于山洞之中。比喻粗野无知,见闻浅陋。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人人抵掌,欲为不善之计。”
    637

    潜龙伏虎

    成语拼音:
    qián lóng fú hǔ
    成语解释:
    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成语出处:
    明·何文焕《双珠记·西市认母》:“今日里笔生香,冠礼闱,似潜龙伏虎际风云会。”
    638

    全力以赴

    成语拼音:
    quán lì yǐ fù
    成语解释: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
    成语出处:
    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639

    墙面而立

    成语拼音:
    qiáng miàn ér lì
    成语解释:
    面对墙壁对立。形容目光短浅。亦作“面墙而立”。
    成语出处:
    《书·周官》:“不学墙面”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640

    犬马之劳

    成语拼音:
    quǎn mǎ zhī láo
    成语解释:
    犬马: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替主子奔走的犬马;以表示忠诚。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成语出处:
    《晋书 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思帷盖之报,发仁惠之诏,广开养老之制。”
    * 品质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