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句式成语 (1654个)

    241

    高不成,低不就

    成语拼音:
    gāo bù chéng,dī bù jiù
    成语解释:
    高而合意的,做不到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指选择工作或配偶)。
    成语出处:
    宋·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242

    高不凑,低不就

    成语拼音:
    gāo bù còu,dī bù jiù
    成语解释:
    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高不凑,低不就,打从帮闲的,处馆的两项人见了他,也就做鬼脸,把‘倒运’两字笑他,不在话下。”
    243

    功不成,名不就

    成语拼音:
    gōng bù chéng,míng bù jiù
    成语解释:
    就:成。比喻事情没成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若是老爷就是这样做去,到了功不成,名不就的时候,老爷说奴才没有良心……不告诉老爷。”
    244

    高不辏,低不就

    成语拼音:
    gāo bù còu,dī bù jiù
    成语解释:
    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所以高不辏,低不就,那些做媒的,见这两个老人家难理会,也有好些不耐烦,所以亲事越迟了。”
    245

    官不威,爪牙威

    成语拼音:
    guān bù wēi,zhǎo yá wēi
    成语解释:
    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2卷:“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做都管,做大叔,走头贴,打驿吏,欺估客,诈乡民,总是这一干人丁。”
    246

    官不威,牙爪威

    成语拼音:
    guān bù wēi,yá zhǎo wēi
    成语解释:
    牙爪: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俺也是文齐福不齐,你正是官不威牙爪威。”
    247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成语拼音:
    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
    成语解释:
    伐:讨伐。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48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成语拼音:
    guēn dōng chū xiàng,guān xī chū jiàng
    成语解释: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成语出处:
    《晋书·姚兴载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儁佚异,汝异多奇士。”
    249

    顾大局,识大体

    成语拼音:
    gù dà jú,shí dà tǐ
    成语解释:
    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不受损害
    成语出处: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我们相信,我们的人民是顾大局、识大体、守纪律的。”
    250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成语拼音: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成语解释: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251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

    成语拼音: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成语解释: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成语出处:
    鲁迅《两地书》:“而当时改革的人,个个似乎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一种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气概。”
    252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成语拼音:
    gōng ér wàng sī,guó ér wàng jiā
    成语解释: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253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成语拼音:
    gōng ěr wàng sī,guó ěr wàng jiā
    成语解释: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254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成语拼音:
    guó jiā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
    成语解释: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255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成语拼音:
    guó jiā jiāng xīng,bì yǒu zhēn xiáng
    成语解释:
    祯祥:吉兆。国家兴盛必定有某种征兆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256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成语拼音:
    gè jìn suǒ néng,àn láo fēn pèi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257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成语拼音:
    gè jìn suǒ néng,àn xū fēn pèi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258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成语拼音:
    guó jiā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成语解释:
    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成语出处:
    周作人《杨柳》:“大抵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类的大题目,文章又照例是空泛的。”
    259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成语拼音:
    guì lín yī zhī,kūn shān piàn yù
    成语解释:
    昆山:昆冈,古代产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块玉。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成语出处:
    《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260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成语拼音:
    guò le zhè gè cūn,méi zhè gè diàn
    成语解释: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3回:“这是送上门的。你老人家休错这主意,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 复句式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