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的成语 (961个)

    381

    遏恶扬善

    成语拼音:
    è è yán shàn
    成语解释: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成语出处:
    《周易 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382

    恶籍盈指

    成语拼音:
    è jí yíng zhǐ
    成语解释:
    犹恶贯满盈。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恶籍盈指,非善不可复挽。”何垠注:“恶籍盈指,犹言恶事纪载已满,不胜指也。”
    383

    鹅毛

    成语拼音:
    é máo dà xuě
    成语解释: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而猛。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384

    奉辞伐罪

    成语拼音:
    fèng cí fá zuì
    成语解释:
    谓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
    成语出处:
    《书·禹谟》;“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伐,一本作“罚”。
    385

    负恩昧良

    成语拼音:
    fù ēn mèi liáng
    成语解释:
    昧:隐藏;良:良心。辜负恩情,泯灭良心。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不意今日群芳放,彼独无花。负恩昧良,莫此为甚。”
    386

    福慧双修

    成语拼音:
    fú huì shuāng xiū
    成语解释:
    指既有福,又聪明。
    成语出处:
    唐 慧立《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387

    逢君之恶

    成语拼音:
    féng jūn zhī è
    成语解释:
    执迎合昏庸的执政者,引他去干坏事。
    成语出处:
    《孟子·告子下》:“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
    388

    发家致富

    成语拼音:
    fā jiā zhì fù
    成语解释:
    发展家业,使家庭变得富裕起来
    成语出处: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这个村子里的‘能人’,更关心的却是个人的发家致富。”
    389

    风流人物

    成语拼音:
    fēng liú rén wù
    成语解释:
    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90

    夫人裙带

    成语拼音:
    fū rén qún dài
    成语解释:
    指因妻子方面的关系使丈夫得到官职或其他好处。
    成语出处:
    宋·周煇《清波杂志》第三卷:“蔡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曰:‘右丞今日拜,都是夫人裙带。’”
    391

    封豕长蛇

    成语拼音:
    fēng shǐ cháng shé
    成语解释:
    封:。豕:猪。猪和长蛇。比喻凶暴恶毒的坏蛋。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
    392

    肺石风清

    成语拼音:
    fèi shí fēng qīng
    成语解释:
    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诉地方官。比喻法庭裁判公正。
    成语出处:
    《周礼·秋官·司寇》:“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
    393

    分条析理

    成语拼音:
    fēn tiáo xī lǐ
    成语解释:
    形容言谈有条有理,深刻精辟。
    成语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守亮既至,卫公初见,未之敬。及与言论,分条析理,出没幽赜,公凡欲质疑,亮已演其意,公惊,不觉前席。”
    394

    沸天震地

    成语拼音:
    fèi tiān zhèn dì
    成语解释:
    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成语出处:
    叶圣陶《一个朋友》:“那一对小新人面对面站着,在一阵沸天震地的拍手声里,他们俩鞠上三个躬。”
    395

    防微虑远

    成语拼音:
    fáng wēi lǜ yuǎn
    成语解释:
    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成语出处:
    唐·郑亚《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启宸衷,破群议,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虑远。”
    396

    方外之人

    成语拼音:
    fāng wài zhī rén
    成语解释: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397

    负薪构堂

    成语拼音:
    fù xīn gòu táng
    成语解释:
    《书·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后以“负薪构堂”指继承先人德业。
    成语出处:
    《书·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
    398

    风言雾语

    成语拼音:
    fēng yán wù yǔ
    成语解释:
    指隐约其辞的传闻。
    成语出处:
    《孽海花》第二九回:“先生得了此电,很为着急,在省城里叠派干员侦查,虽有些风言雾语,到底探不出个实在。”
    399

    斧钺之诛

    成语拼音:
    fǔ yuè zhī zhū
    成语解释:
    钺:古代兵器,像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成语出处:
    《庄子 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此乎?'”
    400

    腹中兵甲

    成语拼音:
    fù zhōng bīng jiǎ
    成语解释:
    兵甲:即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谋略。
    成语出处:
    《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范老子可欺也。”
    * 大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