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的成语 (961个)

    501

    良工巧匠

    成语拼音:
    liáng gōng qiǎo jiàng
    成语解释:
    良工:手艺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艺精巧的匠人。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慎览·不广》:“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不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泽及子孙。”
    502

    连昏达曙

    成语拼音:
    lián hūn dá shǔ
    成语解释:
    犹言通宵达旦。
    成语出处:
    清·汕《海外纪事》卷一:“平明,竹者、木者、夹茆者、削藤者、锹者、锸者,乘屋而呼,穴坎而下者,连昏达曙,三日夜而成。”
    503

    麟角凤距

    成语拼音:
    lín jiǎo fèng jù
    成语解释:
    距:鸟的脚爪。麒麟的角,凤凰的爪。比喻备而不必用的珍贵东西。
    成语出处:
    晋 葛洪《自叙》:“晚又学七尺杖术,可以入白刃,取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学;知之譬如麟角凤距,何必用之。”
    504

    临渴穿井

    成语拼音:
    lín kě chuān jǐng
    成语解释:
    穿:打。临到口渴时才想到凿井。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成语出处: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505

    绫罗绸缎

    成语拼音:
    líng luó chóu duàn
    成语解释:
    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京城地方的局面越,人的眼皮子越薄,金子是黄的,银子是白的,绫罗绸缎是红的绿的,这些人的眼珠子可是黑的,一时看在眼里,议论纷纷。”
    506

    绿林豪士

    成语拼音:
    lù lín háo shì
    成语解释:
    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成语出处:
    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四章第二节:“其同乡许振鹏……去之宁波,由王金发介绍,因得入岚山,连结绿林豪士。”
    507

    落落难合

    成语拼音:
    luò luò nán hé
    成语解释:
    原形容事情很邈远,很难实现。后也形容为人孤僻,不易合群。
    成语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508

    龙拏虎掷

    成语拼音:
    lóng mù hǔ zhì
    成语解释:
    犹言龙争虎斗。
    成语出处:
    宋·喻汝砺《八阵图》诗:“笑云此公肚皮,龙拏虎掷填胸胄。”
    509

    柳眉剔竖

    成语拼音:
    liǔ méi tī shù
    成语解释: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
    成语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潘金莲]登时柳眉剔竖,星眼圆睁,叫春梅打着灯,把角门闩了,拿来棍把那狗没高低只顿打。”
    510

    冷暖自知

    成语拼音:
    lěng nuǎn zì zhī
    成语解释:
    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成语出处:
    唐 善无畏《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511

    老罴当道

    成语拼音:
    lǎo pí dāng dào
    成语解释: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成语出处:
    《北史·王罴传》:“罴除华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
    512

    量如江海

    成语拼音:
    liàng rú jiāng hǎi
    成语解释:
    比喻度量非常
    成语出处:
    元·董君瑞《般涉调·哨遍》:“你是多少人称赞,道你量如江海,器若丘山。”
    513

    立少观多

    成语拼音:
    lì shǎo guān duō
    成语解释:
    指略一作为而影响很
    成语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七法》:“立少而观多,则天下怀之矣。”
    514

    凌上虐下

    成语拼音:
    líng shàng nüè xià
    成语解释:
    凌:欺负。欺侮在上的人,虐待在下的人。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然卒败垓下,死于东城,为笑千载,皆不以义,凌上虐下故也。”
    515

    力挽狂澜

    成语拼音:
    lì wǎn kuáng lán
    成语解释:
    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的波浪。用力阻止巨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516

    劳形苦心

    成语拼音:
    láo xíng kǔ xīn
    成语解释:
    身体疲劳,精神困乏
    成语出处:
    鲁迅《故事新编 非攻》:“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人们不取的。”
    517

    流血漂卤

    成语拼音:
    liú xuè piāo lǔ
    成语解释:
    卤:通“橹”,盾牌。血流得能将橹浮起来。形容死伤极多。亦作“流血漂忤”。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中山策》:“此战之于伊阙,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
    518

    赖有此耳

    成语拼音:
    lài yǒu cǐ ěr
    成语解释:
    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
    成语出处:
    《晋书·石勒载记》:“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519

    流言惑众

    成语拼音:
    liú yán huò zhòng
    成语解释:
    流言:无根据的话。指制造谣言以欺骗、迷惑群众。
    成语出处:
    《汉书·翟方进传》:“今翟义、刘信等谋反逆,流言惑众,欲以篡位。”
    520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成语拼音:
    míng chá qiū háo,bù jiàn yú xīn
    成语解释: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 大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