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的成语 (390个)

    361

    片玉

    成语拼音:
    kūn shān piàn yù
    成语解释:
    昆仑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成语出处:
    《晋书 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之片玉。”
    362

    僻壤

    成语拼音:
    qióng shān pì rǎng
    成语解释:
    比喻荒远偏僻贫穷之地。亦作“穷乡僻壤”、“穷村僻壤”、“穷陬僻壤”。
    成语出处:
    宋·朱熹《条奏经界状·贴黄》:“故州城县郭所在之乡,其产不甚重,与穷僻壤至有相倍蓗者,此逐乡产钱租额,所以本来已有轻重之所由也。”
    363

    气涌如

    成语拼音:
    qì yǒng rú shān
    成语解释:
    形容恼怒到极点。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权大怒,欲自征渊”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
    364

    寿比南

    成语拼音:
    shòu bǐ nán shān
    成语解释:
    :指秦岭终南。旧时比喻长寿。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之寿。”
    365

    不让土壤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成语解释:
    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
    《史记·李斯无传》:“是以泰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66

    云雨

    成语拼音:
    wū shān yún yǔ
    成语解释: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成语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367

    文章

    成语拼音:
    wén zhāng shān dòu
    成语解释:
    谓文章为人所宗仰。语本《新唐书·韩愈传》:“自愈之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北斗云。”
    成语出处:
    语本《新唐书·韩愈传》:“自愈之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北斗云。”
    368

    饮马长江

    成语拼音:
    yǐn mǎ cháng jiāng
    成语解释:
    在长江边给战马喝。谓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成语出处: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369

    背后

    成语拼音:
    yīn shān bèi hòu
    成语解释:
    ①迷信者称阴间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成语出处:
    370

    猿穴坏

    成语拼音:
    yuán xué huài shān
    成语解释:
    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成语出处:
    汉·孔融《临终》诗:“河溃蚁孔端,坏由猿穴。”
    371

    买老牛

    成语拼音:
    gé shān mǎi lǎo niú
    成语解释:
    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成语出处:
    372

    鹤骨松姿

    成语拼音:
    hè gǔ sōng zī
    成语解释:
    清奇不凡的气质。多指修道者的形貌。
    成语出处:
    金·元好问《普照范炼师写真》诗之三:“鹤骨松姿又一奇,化身千亿更无疑。”
    373

    烘云托月

    成语拼音:
    hōng yún tuō yuè
    成语解释:
    烘;渲染;托:衬托 。原指作画时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比喻不从正面描绘;而从侧面点染以烘托突出主要事物。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374

    松枝挂剑

    成语拼音:
    sōng zhī guà jiàn
    成语解释:
    《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后因以“松枝挂剑”比喻
    成语出处:
    《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375

    大江东去

    成语拼音:
    dà jiāng dōng qù
    成语解释:
    长江的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成语出处:
    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76

    河汉江淮

    成语拼音:
    hé hàn jiāng huái
    成语解释:
    黄河、汉、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成语出处:
    明·黄叔初《端正好·寿李如真明府》套曲:“生就的准绳规矩,养成的河汉江淮。”
    377

    河清人寿

    成语拼音:
    hé qīng rén shòu
    成语解释:
    古时传说黄河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人寿”极言人之长寿。
    成语出处:
    清·顾贞观《金缕曲·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词之二:“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378

    浑然一体

    成语拼音:
    hún rán yī tǐ
    成语解释:
    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成语出处: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379

    大江南北

    成语拼音:
    dà jiāng nán běi
    成语解释:
    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
    成语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25回:“目今大江南北,盗贼蜂起,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复或失,不得安宁。”
    380

    东涂西抹

    成语拼音:
    dōng tú xī mǒ
    成语解释:
    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成语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 山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