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的成语 (390个)

    321

    不识泰

    成语拼音: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不认识泰。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
    322

    楚水吴

    成语拼音:
    chǔ shuǐ wú shān
    成语解释:
    楚地的水,吴地的。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牙书》:“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万里余。
    323

    楚尾吴头

    成语拼音:
    chǔ wěi wú tóu
    成语解释:
    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成语出处:
    宋·朱熹《铅立春》诗:“雪拥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
    324

    独具匠心

    成语拼音:
    dú jù jiàng xīn
    成语解释: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成语出处:
    唐 张佑《题王右丞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325

    再起

    成语拼音:
    dōng shān zài qǐ
    成语解释:
    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成语出处:
    唐 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起。”
    326

    谠言嘉论

    成语拼音:
    dǎng yán jiā lùn
    成语解释:
    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成语出处:
    《元史 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327

    放火烧

    成语拼音:
    fàng huǒ shāo shān
    成语解释: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成语出处:
    康濯《东方红》:“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呀!”
    328

    积土为,积水为海

    成语拼音:
    jī shuǐ wéi shān,jī shuǐ wéi hǎi
    成语解释:
    把土堆起来可以成,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
    成语出处:
    《荀子·儒效》:“积土而为,积水而为海。”
    329

    片玉

    成语拼音:
    kūn shān piàn yù
    成语解释:
    昆仑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成语出处:
    《晋书 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之片玉。”
    330

    泉石膏肓

    成语拼音:
    quán shí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
    泉石:指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水成癖。
    成语出处:
    《旧唐书 隐逸传 田游岩》:“臣泉石膏肓,烟霞锢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331

    僻壤

    成语拼音:
    qióng shān pì rǎng
    成语解释:
    比喻荒远偏僻贫穷之地。亦作“穷乡僻壤”、“穷村僻壤”、“穷陬僻壤”。
    成语出处:
    宋·朱熹《条奏经界状·贴黄》:“故州城县郭所在之乡,其产不甚重,与穷僻壤至有相倍蓗者,此逐乡产钱租额,所以本来已有轻重之所由也。”
    332

    青鞋布袜

    成语拼音:
    qīng xié bù wà
    成语解释:
    原指平民的服装。旧时比喻隐士的生活。
    成语出处:
    唐 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水障歌》:“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333

    气涌如

    成语拼音:
    qì yǒng rú shān
    成语解释:
    形容恼怒到极点。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权大怒,欲自征渊”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
    334

    寿比南

    成语拼音:
    shòu bǐ nán shān
    成语解释:
    :指秦岭终南。旧时比喻长寿。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之寿。”
    335

    松柏之志

    成语拼音:
    sōng bǎi zhī zhì
    成语解释:
    谓坚贞不移的志节。
    成语出处: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
    336

    高水低

    成语拼音:
    shān gāo shuǐ dī
    成语解释:
    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若是留提辖在此,诚恐有些高水低,教提辖怨怅;若不留提辖来,许多面皮都不好看。”
    337

    高水险

    成语拼音:
    shān gāo shuǐ xiǎn
    成语解释:
    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高路险,水阔波狂。”
    338

    水相连

    成语拼音:
    shān shuǐ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
    指边界连接在一起。
    成语出处:
    339

    峙渊渟

    成语拼音:
    shān zhì yuān zī
    成语解释:
    立水聚。比喻端庄凝重的风度。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逸伦之士,非礼不动,峙渊渟,知之者希,驰逐之徒,蔽而毁之。”
    340

    不让土壤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成语解释:
    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
    《史记·李斯无传》:“是以泰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山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