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的成语 (448个)

    381

    尊古卑今

    成语拼音:
    zūn gǔ bēi jīn
    成语解释:
    尊崇古代的,鄙薄现在的。
    成语出处:
    ·外物》:“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
    382

    在谷满谷

    成语拼音:
    zài gǔ mǎn gǔ
    成语解释:
    ·天运》:“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此谓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后以“在谷满谷”形容人物众多。
    成语出处:
    ·天运》:“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
    383

    捉襟肘见

    成语拼音:
    zhuō jīn zhǒu jiàn
    成语解释:
    见“捉衿见肘”。
    成语出处:
    ·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384

    踵决肘见

    成语拼音:
    zhǒng jué zhǒu jiàn
    成语解释:
    踵:脚后跟,伢指鞋后跟;决:裂开。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
    ·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385

    直木必伐

    成语拼音:
    zhí mù bì fá
    成语解释:
    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成语出处:
    《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386

    直木先伐

    成语拼音:
    zhí mù xiān fá
    成语解释: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成语出处:
    ·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387

    凿隧入井

    成语拼音:
    záo suì rù jǐng
    成语解释:
    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
    成语出处:
    ·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388

    逐物不还

    成语拼音:
    zhú wù bù hái
    成语解释:
    谓沉湎于世俗。语本《·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
    成语出处:
    语出《·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八:“流代难寤,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389

    自崖而反

    成语拼音:
    zì yá ér fǎn
    成语解释:
    崖:崖岸;反:通“返”,回。旧时送行辞。
    成语出处:
    ·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
    390

    至矣尽矣

    成语拼音:
    zhì yǐ jìn yǐ
    成语解释:
    至:到。矣:语气助词。尽:极点。到了极点,无以复加。
    成语出处:
    ·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391

    足音跫然

    成语拼音:
    zú yīn qióng rán
    成语解释: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成语出处:
    ·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392

    作言造语

    成语拼音:
    zuò yán zào yǔ
    成语解释:
    谓编造虚诞的言辞。
    成语出处:
    ·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技术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393

    不肖

    成语拼音:
    bù xiào zǐ sūn
    成语解释:
    不肖:不像。不像祖宗、父辈的贤良孙。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孙。
    成语出处:
    宋 邵雍《盛衰吟》:“克肖孙,振起家门;不肖孙,破败家门。”
    394

    之交淡如水

    成语拼音: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ú shuǐ
    成语解释:
    :古代指地位高、有道德的人;现在也称品行好的人为君;交:交情。君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故君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395

    似是而非

    成语拼音:
    sì shì ér fēi
    成语解释: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孟 尽心下》:“孔曰:‘恶似而非者。’”
    396

    茫然自失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zì shī
    成语解释:
    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 仲尼》:“贡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不食不寝,以至骨立。”
    397

    绰约多姿

    成语拼音:
    chuò yuē duō zī
    成语解释:
    绰约:姿态优美的样。形容女体态的美。
    成语出处:
    唐 蒋防《霍小玉传》:“年可四十余,绰约多姿,谈笑甚媚。”
    398

    两败俱伤

    成语拼音:
    liǎng bài jù shāng
    成语解释:
    败:失败。俱:全。斗争的双方都受到损伤。古时卞要刺虎;馆竖说;两只老虎正在争一牛;斗争结果;小虎会死;大虎会伤;然后刺杀伤虎而有杀二虎之名。后比喻因斗争;双方都受伤害。
    成语出处:
    宋 汪应辰《文定集 答梁铺》:“东汉之君必欲与小人为敌,终于两败俱伤,而国随以亡。”
    399

    有名无实

    成语拼音:
    yǒu míng wú shí
    成语解释:
    光有虚名;并无事实。指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好。
    成语出处:
    《国语 晋语八》:“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吾是以忧,贺我何故?”
    400

    夜以继日

    成语拼音:
    yè yǐ jì rì
    成语解释:
    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庄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