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动物的成语 (758个)

    621

    有凤来仪

    成语拼音:
    yǒu fèng lái yí
    成语解释:
    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
    成语出处: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622

    蚁封穴雨

    成语拼音:
    yǐ fēng xué yǔ
    成语解释:
    蚂蚁聚土洞口,是要下大雨的征兆。
    成语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蚁封户穴,大雨将集。”
    623

    鱼封雁帖

    成语拼音:
    yú fēng yàn tiē
    成语解释:
    泛指书信。
    成语出处:
    《吴骚·步步娇·闺怨》:“湘江竭,燕山截,断鱼封雁帖。”《南宫词纪·绛都春·四时怨别》:“伤秋宋玉悲何切,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封雁帖。”
    624

    遗风余象

    成语拼音:
    yí fēng yú xiàng
    成语解释: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投壶新格》:“古者壶矢之制,揖让之容,今虽阙焉,然其遗风余象犹仿佛也。”
    625

    鱼贯而行

    成语拼音:
    yú guàn ér xíng
    成语解释:
    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跟一个单行前进。
    成语出处:
    晋·范汪《请严诏谕庾翼还镇疏》:“而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
    626

    以管窥豹

    成语拼音:
    yǐ guǎn kuī bào
    成语解释:
    用竹管看豹,只能见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成语出处: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627

    鱼贯雁比

    成语拼音:
    yú guàn yàn bǐ
    成语解释:
    见“鱼贯雁行”。
    成语出处:
    清·张岱《陶庵梦忆·扬州清明》:“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然彼皆团簇一块,如画家横披,此独鱼贯雁比,舒长且三十里焉,则画家之手卷矣。”
    628

    鱼贯雁行

    成语拼音:
    yú guàn yàn xíng
    成语解释:
    比喻连续而进,犹如鱼群相接,雁阵行进。
    成语出处:
    清 马建忠《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所隶之舰即可成队合操,水师之鱼贯雁行,即陆军之步伐止齐。”
    629

    猿鹤虫沙

    成语拼音:
    yuán hè chóng shā
    成语解释:
    比喻战死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士。
    成语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630

    野鹤孤云

    成语拼音:
    yě hè gū yún
    成语解释:
    见“闲云孤鹤”。
    成语出处:
    宋·王千秋《临江仙》词:“野鹤孤云元自在,刚论隐豹冥鸿。”
    631

    猿猴取月

    成语拼音:
    yuán hóu qǔ yuè
    成语解释: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632

    猿鹤沙虫

    成语拼音:
    yuán hè shā chóng
    成语解释: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因以“猿鹤沙虫”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
    成语出处: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
    633

    野鹤闲云

    成语拼音:
    yě hè xián yún
    成语解释:
    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成语出处: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634

    殃及池鱼

    成语拼音:
    yāng jí chí yú
    成语解释: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635

    蚁聚蜂攒

    成语拼音:
    yǐ jù fēng cuán
    成语解释:
    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成语出处:
    南朝 齐 孔稚珪《上和虏表》:“蚁聚蜂攒,穷诛不尽。马足毛群,难与竞逐。”
    636

    蚁集蜂攒

    成语拼音:
    yǐ jí fēng cuán
    成语解释:
    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成语出处:
    明 宋濓《赠行军镇抚迈里古思平寇诗序》:“栝寇复兴,蚁集蜂攒,众号数万,遂陷婺之永康。”
    637

    蚁聚蜂屯

    成语拼音:
    yǐ jù fēng tún
    成语解释:
    屯:聚集。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成语出处:
    清 吴伟业《雁门尚书行》:“蚁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贼。”
    638

    猿惊鹤怨

    成语拼音:
    yuán jīng hè yuàn
    成语解释:
    猿猴惊恐,鹤哀怨。形容凄凉悲哀的气氛。多指因战乱,人死于战场而造成的。亦作“猿悲鹤怨”、“鹤怒猿啼”。
    成语出处:
    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诗:“猿惊鹤怨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
    639

    鱼惊鸟散

    成语拼音:
    yú jīng niǎo sàn
    成语解释:
    见“鱼溃鸟散”。
    成语出处:
    《陈书·高祖纪上》:“公以国盗边警,知无不为,恤是同盟,诛其丑类,莫不鱼惊鸟散,面缚头悬。”
    640

    鬻鸡为凤

    成语拼音:
    yù jī wéi fèng
    成语解释:
    谓以次充好,混淆优劣。
    成语出处:
    唐·黄滔《谢试官》:“伏念鬻鸡为凤,有识咸惊,投砾参琼,良知足鄙。”
    * 描写动物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