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山水的成语 (390个)

    341

    寿福海

    成语拼音:
    shòu shān fú hǎi
    成语解释:
    寿象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2回:“屏门上,挂一轴‘寿福海’的横披画。”
    342

    摇地动

    成语拼音:
    shān yáo dì dòng
    成语解释:
    和地都在动摇。形容声势或力量的巨大。
    成语出处:
    《宋书 五行志五》:“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声自河北来,鲁郡摇地动。”
    343

    雨欲来风满楼

    成语拼音:
    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
    成语解释: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成语出处:
    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雨欲来风满楼。”
    344

    珍海错

    成语拼音:
    shān zhēn hǎi cuò
    成语解释:
    海错:指各种海味。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成语出处:
    唐 韦应物《长安道》诗:“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炮羔如折葵。”
    345

    窜海

    成语拼音:
    tóu shān cuàn hǎi
    成语解释:
    、海,荒凉边远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
    成语出处:
    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346

    鸿毛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hóng máo
    成语解释: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347

    铁壁

    成语拼音:
    tóng shān tiě bì
    成语解释:
    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成语出处:
    《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
    348

    西崩,洛钟东应

    成语拼音:
    tóng shān xī bēnɡ,luò zhōng dōng yìng
    成语解释: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西崩,灵钟应应。”
    349

    压卵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yā luǎn
    成语解释:
    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成语出处:
    《晋书 孙惠传》:“猛兽吞狐,泰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
    350

    之石

    成语拼音:
    tā shān zhī shí
    成语解释:
    别的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鹤鸣》:“他之石,可以为错。”
    351

    濯濯

    成语拼音:
    tóng shān zhuó zhuó
    成语解释:
    没有树木,光秃秃的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之性也。”
    352

    稳如泰

    成语拼音:
    wěn rú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来势不两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353

    超海

    成语拼音:
    xié shān chāo hǎi
    成语解释:
    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挟太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354

    云雨巫

    成语拼音:
    yún yǔ wū shān
    成语解释: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成语出处:
    战国楚 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355

    纵虎归

    成语拼音:
    zòng hǔ guī shān
    成语解释:
    把老虎放回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纵:放;释放。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林也。”
    356

    卖磨

    成语拼音:
    zhǐ shān mài mó
    成语解释:
    比喻耍手段、说空话哄人。
    成语出处:
    元·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第一折:“出来的都关来节去,私多公少,可曾有一件合天道?他每都指卖磨,将百姓划地为牢。”
    357

    东涂西抹

    成语拼音:
    dōng tú xī mǒ
    成语解释:
    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画画。
    成语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358

    楚尾吴头

    成语拼音:
    chǔ wěi wú tóu
    成语解释:
    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成语出处:
    宋·朱熹《铅立春》诗:“雪拥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
    359

    再起

    成语拼音:
    dōng shān zài qǐ
    成语解释:
    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成语出处:
    唐 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起。”
    360

    放火烧

    成语拼音:
    fàng huǒ shāo shān
    成语解释: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成语出处:
    康濯《东方红》:“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呀!”
    * 描写山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