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景物的成语 (499个)

    381

    日久岁深

    成语拼音:
    rì jiǔ suì shēn
    成语解释:
    岁:年;深:长久。指时间长久。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云门文偃禅师》:“总是汝把取翻覆思量,看日久岁深自然有个入路。”
    382

    日久月深

    成语拼音:
    rì jiǔ yuè shēn
    成语解释:
    深:长久。指时间长久。
    成语出处:
    《魏书 萧宝夤传》:“又在京之官,积年一考……虽当时文簿,记其殿最,日久月深,驳落都尽,人有去留,谁复掌其勤堕?”
    383

    日丽风和

    成语拼音:
    rì lì fēng hé
    成语解释: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成语出处:
    元 李爱山《集贤宾 春日伤别》:“那时节和风丽日满东园,花共柳红娇绿软。”
    384

    人命危浅

    成语拼音:
    rén mìng wēi qiǎn
    成语解释:
    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成语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85

    日迈月征

    成语拼音:
    rì mài yuè zhēng
    成语解释:
    日月不停地运转。比喻时间不断推移。
    成语出处:
    语出《诗 小雅 小宛》:“我日斯迈,而月斯征。”郑玄笺:“迈、征,皆行也。”
    386

    人生如朝露

    成语拼音:
    rén shēng rú zhāo lù
    成语解释:
    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成语出处:
    《汉书·苏武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387

    日上三竿

    成语拼音:
    rì shàng sān gān
    成语解释: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成语出处:
    宋 杨亿《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
    388

    日许时间

    成语拼音:
    rì xǔ shí jiān
    成语解释:
    见“日许多时”。
    成语出处:
    宋·杨万里《过吕城闸》诗:“一船最后知何故,日许时间独不来。”
    389

    日月如梭

    成语拼音:
    rì yuè rú suō
    成语解释:
    日和月像穿梭似地运行。比喻光阴过得快。
    成语出处:
    宋 高登《东溪集 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390

    日征月迈

    成语拼音:
    rì zhēng yuè mài
    成语解释:
    喻指时间不断推移。
    成语出处:
    明·沈榜《宛署杂记·宣谕》:“日征月迈,寒暑衣褐。”
    391

    史不绝书

    成语拼音:
    shǐ bù jué shū
    成语解释: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392

    时不我待

    成语拼音:
    shí bù wǒ dài
    成语解释: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成语出处:
    清 秋瑾《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事机一失应难再,时乎时乎不我待!”
    393

    实繁有徒

    成语拼音:
    shí fán yǒu tú
    成语解释:
    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394

    三更半夜

    成语拼音:
    sān gēng bàn yè
    成语解释: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成语出处:
    《宋史 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395

    深更半夜

    成语拼音:
    shēn gēng bàn yè
    成语解释:
    深夜。
    成语出处:
    元 李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兄弟,深更半夜,你唤我做什么?”
    396

    时过境迁

    成语拼音:
    shí guò jìng qiān
    成语解释:
    迁:变化。时间一过去;境况就会发生变化。
    成语出处:
    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397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成语拼音:
    shù gāo qiān zhàng,yè luò guī gēn
    成语解释:
    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八回:“常言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小厮怕养不大。”
    398

    时和岁丰

    成语拼音:
    shí hé suì fēng
    成语解释:
    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见时和岁丰,雨雪应时,辄喜不自胜,举酒以属群臣。”
    399

    倏忽之间

    成语拼音:
    shū hū zhī jiān
    成语解释:
    倏:忽然,极快地。指极短的时间。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乎。”
    400

    数见不鲜

    成语拼音:
    shuò jiàn bù xiān
    成语解释:
    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成语出处: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
    * 描写景物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