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朝成语 (357个)

    221

    日居月诸

    成语拼音:
    rì jī yuè zh
    成语解释:
    居:音“积”,语助词,同“乎”;诸:语助词。指光阴的流逝。
    成语出处:
    《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陶潜《命子》诗:“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222

    人民城郭

    成语拼音:
    rén mín chéng guō
    成语解释:
    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成语出处:
    ·陶潜《搜神后记》卷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223

    人生若寄

    成语拼音:
    rén shēng ruò jì
    成语解释:
    见“人生如寄”。
    成语出处:
    ·陶潜《荣木》诗:“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224

    日月蹉跎

    成语拼音:
    rì yuè cuō tuó
    成语解释: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成语出处:
    ·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225

    虱处裈中

    成语拼音:
    shī chǔ kūn zhōng
    成语解释:
    裈:裤子。虱子躲在裤缝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
    成语出处:
    ·阮籍《大人先生传》:“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之中乎!逃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
    226

    折冲樽俎

    成语拼音:
    shé chōng zūn zǔ
    成语解释:
    在杯酒之间取得胜算,现亦指与各国进行外交谈判或以高明的谈判手段制胜对方
    成语出处:
    语本《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於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张协《杂诗》之七:“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
    227

    舍道用权

    成语拼音:
    shě dào yòng quán
    成语解释:
    权:权变。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成语出处:
    ·葛洪《抱朴子·良规》:“周公之摄王位,伊尹之黜太甲,霍光之废昌邑,孙琳之退少帝,谓之舍道用权,以安社稷。”
    228

    率尔操觚

    成语拼音:
    shuài ér cāo gū
    成语解释:
    觚:方木,古人用它来书写。率尔: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没有慎重考虑,轻率地写。
    成语出处:
    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229

    上梁不正下梁歪

    成语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成语解释:
    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成语出处:
    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230

    溯流穷源

    成语拼音:
    sù liú qióng yuán
    成语解释:
    溯:逆流而上。往河流上游寻找发源的地方。比喻寻求事物的根源。
    成语出处:
    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事部二》:“春秋之时,善论姓氏者,鲁有众仲,有胥臣,郑有子羽,而其它诸子无称焉。溯流穷源,若斯之难也。”
    231

    水木清华

    成语拼音:
    shuǐ mù qīng huá
    成语解释:
    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成语出处:
    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232

    赏奇析疑

    成语拼音:
    shǎng qí xī yí
    成语解释:
    欣赏奇文而析其疑义。
    成语出处:
    陶潜《移居》诗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33

    收视反听

    成语拼音:
    shōu shì fǎn tīng
    成语解释:
    不视不听。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成语出处:
    ·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234

    熟视无睹

    成语拼音:
    shú shì wú dǔ
    成语解释:
    熟视:细看;睹:看见。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成语出处:
    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235

    虽死犹生

    成语拼音:
    suī sǐ yóu shēng
    成语解释: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成语出处:
    常璩《汉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236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成语拼音: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
    成语解释: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成语出处:
    常璩《汉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237

    桑田沧海

    成语拼音:
    sāng tián cāng hǎi
    成语解释: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成语出处:
    ·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238

    三旬九食

    成语拼音:
    sān xún jiǔ shí
    成语解释: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陶潜《拟古》诗:“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239

    三写易字

    成语拼音:
    sān xiě yì zì
    成语解释:
    葛洪《抱朴子 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成语出处:
    ·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240

    时易世变

    成语拼音:
    shí yì shì biàn
    成语解释: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成语出处: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 晋朝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