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的成语 (877个)

    561

    家徒四壁

    成语拼音:
    jiā tú sì bì
    成语解释: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562

    积小成大

    成语拼音:
    jī xiǎo chéng dà
    成语解释:
    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成语出处:
    《汉书 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为小恶者,如积小以成大;从微至着,为一恶以至于万恶,一一而皆有祸应。”
    563

    鸡胸龟背

    成语拼音:
    jī xiōng guī bèi
    成语解释:
    凸胸驼背。
    成语出处:
    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说文》:‘奚,大腹也。’今人谓匈(胸)腹间大者为奚匈,呼如鸡匈,遂有‘鸡胸龟背’之语。”
    564

    降心相从

    成语拼音:
    jiàng xīn xiāng cóng
    成语解释:
    委屈自己的意愿;放弃成见;服从别人。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隐公二十八年》:“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
    565

    精益求精

    成语拼音:
    jīng yì qiú jīng
    成语解释:
    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566

    击玉敲金

    成语拼音:
    jī yù qiāo jīn
    成语解释:
    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成语出处:
    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师傅所言,句句斩钉截铁,言言击玉敲金。”
    567

    惊猿脱兔

    成语拼音:
    jīng yuán tuō tù
    成语解释:
    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就如惊猿脱兔,漫山越岭的逃散了。”
    568

    锦衣行昼

    成语拼音:
    jǐn yī xíng zhòu
    成语解释:
    富贵了须回归故里。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569

    记忆犹新

    成语拼音:
    jì yì yóu xīn
    成语解释: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成语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570

    谨终如始

    成语拼音:
    jǐn zhōng rú shǐ
    成语解释:
    谓谨慎小心、始终一致。
    成语出处:
    宋·楼钥《签书枢密院致仕赠资政殿学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心与天通,动有阴相,谨终如始,视险若夷。”
    571

    举踵思慕

    成语拼音:
    jǔ zhǒng sī mù
    成语解释:
    举:抬起;踵:脚后跟;举踵:踮起脚跟;思慕:思念。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脚后跟张望
    成语出处: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举踵思慕,若怙旱之望雨。”
    572

    谨终慎始

    成语拼音:
    jǐn zhōng shèn shǐ
    成语解释:
    见“谨终如始”。
    成语出处:
    明·解缙《瑞应歌辞序》:“谦恭抑畏,谨终慎始,巍巍蔼蔼,不可悉记。”
    573

    金昭玉粹

    成语拼音:
    jīn zhāo yù cuì
    成语解释:
    谓如金玉之明美。
    成语出处:
    南朝·宋·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君彼东朝,金昭玉粹。”
    574

    匡鼎解颐

    成语拼音:
    kuāng dǐng jiě yí
    成语解释:
    《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后以“匡鼎解颐”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成语出处:
    《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
    575

    侃侃而谈

    成语拼音:
    kǎn kǎn ér tán
    成语解释: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指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讲话。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576

    侃侃而言

    成语拼音:
    kǎn kǎn ér yán
    成语解释: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成语出处:
    《论语 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577

    枯苗望雨

    成语拼音:
    kū miáo wàng yǔ
    成语解释:
    形容殷切盼望。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寡君望蹇先生之临,如枯苗望雨。”
    578

    宽仁大度

    成语拼音:
    kuān rén dà dù
    成语解释:
    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成语出处:
    汉·班固《汉书·高帝记》:“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579

    口若悬河

    成语拼音:
    kǒu ruò xuán hé
    成语解释: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580

    口如悬河

    成语拼音:
    kǒu rú xuán hé
    成语解释:
    见“口若悬河”。
    成语出处:
    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称口如悬河,宾主颇也得合。”
    * 比喻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