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的成语 (921个)

    141

    寸木岑楼

    成语拼音:
    cùn mù cén lóu
    成语解释:
    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原意是起点不同就不出高低,喻轻重相必须标准一样。后也喻差距极大。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142

    车马盈门

    成语拼音:
    chē mǎ yíng mén
    成语解释:
    车子充满门庭,喻宾客很多。
    成语出处:
    明·谢谠《四喜记·乡荐荣欢》:“看连翩车马盈门,总不旧是庭院。”
    143

    春秋鼎盛

    成语拼音: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成语解释:
    春秋:年龄。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成语出处:
    汉 贾谊《新书 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
    144

    床上安床

    成语拼音:
    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成语解释:
    喻不必要的重叠。
    成语出处:
    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145

    寸丝半粟

    成语拼音:
    cùn sī bàn sù
    成语解释:
    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儿子不能掐得寸丝半粟孝敬父亲,倒要破费了父亲产业,实在不可自于人,心里愧恨之极!”
    146

    赤手空拳

    成语拼音:
    chì shǒu kōng quán
    成语解释:
    赤手:空手。指手中没有任何武器。指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或形容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也作“空拳赤手”。
    成语出处:
    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咱今少米无柴,赤手空拳。”
    147

    从天而降

    成语拼音:
    cóng tiān ér jiàng
    成语解释:
    天上掉下来的。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148

    床头金尽

    成语拼音:
    chuáng tóu jīn jìn
    成语解释:
    旧时形容钱财用尽;陷入贫困的境地。
    成语出处:
    唐 张籍《行路难》诗:“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149

    摧陷廓清

    成语拼音:
    cuī xiàn kuò qīng
    成语解释:
    摧陷:摧毁;廓清:肃清。攻破敌阵,肃清残敌。喻写文章打破陈规。
    成语出处:
    唐 李汉《序》:“先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于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也。”
    150

    寸有所长

    成语拼音:
    cùn yǒu suǒ cháng
    成语解释:
    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51

    灯蛾扑火

    成语拼音:
    dé é pū huǒ
    成语解释:
    喻自己找死。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152

    大发雷霆

    成语拼音:
    dà fā léi tíng
    成语解释: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153

    颠扑不破

    成语拼音:
    diān pū bù pò
    成语解释:
    颠:跌倒;扑:拍打。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形容理论、学说等完全正确;无可辩驳。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既能体之而乐,则亦不患不能守,须此而言,方是颠扑不破,绝渗漏,无病败耳。”
    154

    当头棒喝

    成语拼音:
    dāng tóu bàng hè
    成语解释: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檗运禅师法嗣 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
    155

    登坛拜将

    成语拼音:
    dēng tán bài jiàng
    成语解释:
    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成语出处:
    唐 杨炯《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贞观八年诏特进代国公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登坛拜将,授钺行师。”
    156

    点头哈腰

    成语拼音:
    diǎn tóu hā yāo
    成语解释:
    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三四:“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
    157

    大相径庭

    成语拼音:
    dà xiāng jìng tíng
    成语解释:
    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径庭:喻相差还很远。两者大不相同;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158

    打鸭惊鸳鸯

    成语拼音:
    dǎ yā jīng yuān yāng
    成语解释:
    喻打甲惊乙。也喻株连无罪的人。
    成语出处:
    宋 梅尧臣《打鸭》诗:“莫打鸭,打鸭惊鸳鸯。鸳鸯新自南池落,不孤洲老秃鸧。”
    159

    大张挞伐

    成语拼音:
    dà zhāng tà fá
    成语解释:
    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160

    高瞻远瞩

    成语拼音:
    gāo zhān yuǎn zhǔ
    成语解释: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 比如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