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流行成语 (19个)

    1

    下里巴人

    成语拼音:
    xià lǐ bā rén
    成语解释:
    下里:乡里;巴人:巴蜀的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2

    多灾多难

    成语拼音:
    duō zāi duō nàn
    成语解释:
    指灾难深重
    成语出处: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的疾苦,看到人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眼泪。”
    3

    武断乡曲

    成语拼音:
    wǔ duàn xiāng qū
    成语解释:
    指凭借势力在霸道。
    成语出处:
    《史记 平准书》:“当此之时,网疏而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4

    村歌社舞

    成语拼音:
    cūn gē shè wǔ
    成语解释:
    歌舞。
    成语出处: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诗:“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洒楼。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
    5

    刮骨抽筋

    成语拼音:
    guā gǔ chōu jīn
    成语解释:
    喻极力搜刮、榨取财。
    成语出处: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四:“清室二百七十余年的统治在官场中已经凝集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贪婪恶习。一般的官府均以贪赃枉法为能,在上的鬻爵收贿,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卫’,让你受苦的硬是呼天无路,吁地无门。”
    6

    里谈巷议

    成语拼音:
    lǐ tán xiàng yì
    成语解释:
    里:乡里、邻居。邻里街巷人们的议论谈说。指的议论。
    成语出处:
    宋·曾敏《独醒杂说·附录》:“上自朝廷典章,下至稗里杂家,里谈巷议,无不记览。”
    7

    村歌社鼓

    成语拼音:
    cūn gē shè gǔ
    成语解释:
    的歌谣、鼓乐。
    成语出处:
    元·姚守中《粉蝶儿·牛诉冤》套曲:“为伍的是伴哥王留,受用的是村歌社鼓。”
    8

    顿脚捶胸

    成语拼音:
    dùn jiǎo chuī xiōng
    成语解释:
    同“顿足搥胸”。
    成语出处:
    《中国故事选·打碎的碗》:“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没用的东西们,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就反你们每本个中绞死一个!’”
    9

    街谈巷谚

    成语拼音:
    jiē tán xiàng yàn
    成语解释:
    见“街谈巷议”。
    成语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松相公好理学》:“公于召见时,凡隐情,街谈巷谚,无不率口而出,毫无隐忌,故人多尼之。”
    10

    相安无事

    成语拼音:
    xiāng ān wú shì
    成语解释:
    安:平安。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成语出处:
    宋 邓牧《伯牙琴 吏道》:“古者君相安无事者,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11

    遇事生端

    成语拼音:
    yù shì shēng duān
    成语解释:
    见“遇事生风”。
    成语出处:
    《中国故事选·秧状元》:“他常常遇事生端,专找岔子。”
    12

    纵横开合

    成语拼音:
    zòng héng kāi hé
    成语解释: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成语出处:
    柯灵《向拓荒者致敬》:“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而笔锋所至,纵横开合,娓娓而谈,从历史掌故……直至说唱与绘画。”
    13

    郑卫之音

    成语拼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成语解释: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音乐。
    成语出处:
    《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14

    坐薪悬胆

    成语拼音:
    zuò xīn xuán dǎn
    成语解释: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成语出处:
    《金史 术虎筠寿传》:“中都食尽,远弃庙社,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
    15

    街谈巷语

    成语拼音:
    jiē tán xiàng yǔ
    成语解释:
    见“街谈巷议”。
    成语出处: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16

    街谈巷说

    成语拼音:
    jiē tán xiàng shuō
    成语解释:
    见“街谈巷议”。
    成语出处: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17

    街谈巷议

    成语拼音:
    jiē tán xiàng yì
    成语解释: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
    成语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18

    街谭巷议

    成语拼音:
    jiē tán xiàng yì
    成语解释:
    见“街谈巷议”。
    成语出处:
    唐·丘光庭《兼明书·杂说·日远近》:“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其道大德尊,岂与小儿街谭巷议乎又六合之外,非关教化者,仲尼弃而不论,故子路问事鬼神与死,皆不答也。”
    19

    天方夜谭

    成语拼音:
    tiān fāng yè tán
    成语解释:
    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
    成语出处:
    张洁《沉重的翅膀》:“郑子云的话在他看来是书呆子的呓语,咬文嚼字、天方夜谭、理想主义。”
    * 民间流行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