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的成语 (1273个)

    201

    牛不喝强按头

    成语拼音:
    niú bù hē shuǐ qiǎng àn tóu
    成语解释:
    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喝强按头’吗?我不愿意,难道杀我老子娘不成!”
    202

    行舟

    成语拼音:
    nì shuǐ xíng zhōu
    成语解释:
    逆着流行船。比喻在前进道路上要克服重重困难;也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行舟,也只好拉纤。”
    203

    牛蹄之涔

    成语拼音:
    niú tí zhī cén
    成语解释:
    涔:雨。牛蹄印中的积。形容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
    成语出处:
    《淮南子 汜论训》:“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淮南子 俶真》:“牛蹄之涔,无尺之鲤。”北周 庾信《为杞公让宗师表》:“况复一枝倦曲,终危九层之台;一股涔蹄,必伤千里之驾。”
    204

    难收

    成语拼音:
    pō shuǐ nán shōu
    成语解释:
    相传汉朱买臣因家贫,其妻离去,后买臣富贵,妻又求合。买臣取泼洒于地,令妻收回,以示夫妻既已离异就不能再合。后用以比喻不可挽回的局面。
    成语出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六卷:“已装不卸,泼难收怎奈何?”
    205

    青蓝冰

    成语拼音:
    qīng lán bīng shuǐ
    成语解释:
    “青出于蓝,冰寒于”的略语。
    成语出处: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四:“桐城派古文,望谿开之,海峰继之,至惜抱而其传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于刘门,世几有青蓝冰之喻。”
    206

    泉石膏肓

    成语拼音:
    quán shí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
    泉石:指山;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成癖。
    成语出处:
    《旧唐书 隐逸传 田游岩》:“臣泉石膏肓,烟霞锢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207

    青山绿

    成语拼音:
    qīng shān lǜ shuǐ
    成语解释:
    泛称美好山河。
    成语出处: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绿,日在目前,无复俗累。”
    208

    千山万

    成语拼音:
    qiān shān wàn shuǐ
    成语解释:
    形容山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成语出处:
    唐 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题壁慨然成咏》诗:“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分乡县。”
    209

    衙门

    成语拼音:
    qīng shuǐ yá mén
    成语解释:
    喻没有油的机构或地方。
    成语出处:
    《新华月报》1980年第5期:“在市总工会混了两年,觉得工会是清衙门。”
    210

    蜻蜓点

    成语拼音: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成语解释:
    蜻蜓刚刚接触面又迅速起来。比喻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成语出处:
    唐 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蜻蜓款款飞。”
    211

    如人饮,冷暖自知

    成语拼音:
    rú rén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成语解释: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袁州蒙山道明禅师》:“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师也。”
    212

    如鱼似

    成语拼音:
    rú yú sì shuǐ
    成语解释:
    比喻关系融洽、亲密。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那田氏比先前二妻,更有姿色。肌肤若冰雪,绰约似神仙。庄生不是好色之徒,却也十分相敬,真个如鱼似。”
    213

    山崩

    成语拼音:
    shān bēng shuǐ jié
    成语解释:
    见“山崩川竭”。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蜀郡本汉所兴,今所起之地山崩竭,殆必亡矣。”
    214

    长船高

    成语拼音:
    shuǐ cháng chuán gāo
    成语解释:
    比喻事物随着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芭蕉继彻禅师》:“长船高,泥多佛大。”
    215

    山长

    成语拼音:
    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成语解释: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成语出处:
    唐 许浑《寄宋邧》诗:“山长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216

    山肤

    成语拼音:
    shān fū shuǐ huàn
    成语解释:
    《乐府诗集 燕射歌辞三 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豢良。”本指山上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
    成语出处: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豢良。”
    217

    山高

    成语拼音:
    shān gāo shuǐ xiǎn
    成语解释:
    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阔波狂。”
    218

    火不避

    成语拼音:
    shuǐ huǒ bù bì
    成语解释:
    谓不避艰险。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驱使,奋勇直前,火不避。”
    219

    火不辞

    成语拼音:
    shuǐ huǒ bù cí
    成语解释:
    见“火不避”。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火犹可也。”
    220

    火兵虫

    成语拼音:
    shuǐ huǒ bīng chóng
    成语解释: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 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