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的成语 (363个)

    281

    鹑衣

    成语拼音:
    chún yī bǎi jié
    成语解释:
    鹑衣:像鹌鹑鸟尾巴那样的衣服;结: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身上穿的衣服补丁多;连缀起来就像鹌鹑鸟的秃尾巴。形容衣服破烂不堪。
    成语出处:
    宋 李昉《太平广记》:“时有一人,鹑衣结,颜貌憔悴,亦往庙所。”
    282

    崇墉

    成语拼音:
    chóng yōng bǎi zhì
    成语解释:
    形容城墙高大。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坚瓠广集·芦沟斗城》:“于是当桥之北,规里许为斗城,局制虽小,而崇墉雉,俨若雄关。”
    283

    斗酒

    成语拼音:
    dǒu jiǔ bǎi piān
    成语解释:
    饮一斗酒作篇诗。形容能饮酒善做诗;才情豪放锐敏。斗:古代盛酒器皿。
    成语出处:
    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284

    成语拼音:
    èr bǎi wǔ
    成语解释: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285

    伏尸万,流血千里

    成语拼音:
    fú shī bǎi wàn,liú xuè qiān lǐ
    成语解释:
    伏尸:横尸在地。形容杀人众多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万,流血千里。”
    286

    讽一劝

    成语拼音:
    fěng yī quàn bǎi
    成语解释: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287

    鬼计

    成语拼音:
    guǐ jì bǎi duān
    成语解释:
    见“鬼计多端”。
    成语出处:
    清·周亮工《书影》卷十:“关云长《三上张翼德书》云:‘操之鬼计端,非羽智缚,安有今日!’”
    288

    回肠

    成语拼音:
    huí cháng bǎi zhuǎn
    成语解释:
    见“回肠九转”。
    成语出处:
    欧阳予倩《梁红玉》第三场:“思既往想将来回肠转,大丈夫处乱世,要力任艰难。”
    289

    阖门

    成语拼音:
    hé mén bǎi kǒu
    成语解释:
    指全家所有人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岐传》:“我北海孙宾石,阖门口,势能相济。”
    290

    海纳

    成语拼音:
    hǎi nà bǎi chuān
    成语解释: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成语出处: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291

    花无日红

    成语拼音:
    huā wú bǎi rì hóng
    成语解释:
    花不能常开不败。比喻青春易逝,好景不长
    成语出处: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292

    教一识

    成语拼音:
    jiāo yī shí bǎi
    成语解释:
    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成语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
    293

    流芳

    成语拼音:
    liú fāng bǎi shì
    成语解释:
    流:流传;芳:花草的香气;比喻好的名声;世:古人以30年为一世;形容极为久远的时间。美好的名声在后世永久流传。也作“流芳千古”。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悔》:“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寞,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294

    留芳

    成语拼音:
    liú fāng bǎi shì
    成语解释:
    美好形象永不磨灭,不会被忘却
    成语出处:
    295

    名垂

    成语拼音:
    míng chuí bǎi shì
    成语解释:
    垂:流传下去。好名声流传后代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命终三纪,名垂世。”
    296

    南面

    成语拼音:
    nán miàn bǎi chéng
    成语解释:
    旧时比喻尊贵富有。也比喻藏书很多。
    成语出处:
    《魏书 逸士传 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城?”
    297

    千补

    成语拼音:
    qiān bǔ bǎi nà
    成语解释:
    形容衣服很破,补了又补。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醉太平·叹子弟》:“戴一顶十花九裂遮尘帽,穿一件千补衲藏形袄。”
    298

    为群

    成语拼音:
    qiān bǎi wéi qún
    成语解释:
    上千聚集成群
    成语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14卷:“自是以后,千为群,禁之不能止,为国之蠹甚矣。”
    299

    千疮

    成语拼音:
    qiān chuāng bǎi kǒng
    成语解释: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成语出处:
    清 李渔《意中缘 毒饵》:“虽然得些润笔之资,以助薪水,究竟这千疮孔,那里补救得来。”
    300

    千锤

    成语拼音:
    qiān chuí bǎi liàn
    成语解释:
    锤:用锤子敲打;炼:用火烧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成语出处:
    唐 皮日休《刘枣强碑》:“锻为字,千炼为句,虽不迫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业。”
    * 百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