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个字与第四个字相同的成语 (323个)

    121

    虚虚实实

    成语拼音:
    xū xū shí shí
    成语解释:
    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十九回:“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
    122

    蝎蝎螫螫

    成语拼音:
    xiē xiē zhē zhē
    成语解释:
    形容人婆婆妈妈,在小事情上过分地表示关心、怜惜。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51回:“偏惯会这么蝎蝎螫螫老婆子的样儿。”
    123

    血债累累

    成语拼音:
    xuè zhài lěi lěi
    成语解释:
    杀害的人多;欠下了很多人命债。累累:很多。
    成语出处:
    冯德英《迎春花》二章:“这狗仗官势、血债累累的地头蛇,被暴怒的人们活活地埋进沙坑。”
    124

    意气洋洋

    成语拼音:
    yì qì yáng yáng
    成语解释:
    见“意气扬扬”。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85回:“见其夫为晏子赶车,拥盖策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
    125

    一息奄奄

    成语拼音:
    yī xī yǎn yǎn
    成语解释:
    只有微弱的一口气。形容垂死之状。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九七回:“紫鹃等看去,只有一息奄奄,明知劝不过来,惟有守着流泪。”
    126

    元元本本

    成语拼音:
    yuán yuán běn běn
    成语解释:
    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过程,一点不漏。
    成语出处:
    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127

    影影绰绰

    成语拼音:
    yǐng yǐng chuò chuò
    成语解释:
    模模糊糊,不真切。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62回:“我不知怎的,但没人在房里,心里只害怕,恰似影影绰绰,有人在眼前一般。”
    128

    悠悠荡荡

    成语拼音:
    yōu yōu dàng dàng
    成语解释:
    形容摇摇晃晃,飘浮不定。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47卷:“若是悠悠荡荡,未有不入于邪僻。”
    129

    原原委委

    成语拼音:
    yuán yuán wěi wěi
    成语解释:
    原原本本。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且说这段故事出在那地方,甚么人家,怎的起头,怎的了结?看官不要性急,待小子原原委委说来。”
    130

    隐隐约约

    成语拼音:
    yǐn yǐn yuē yuē
    成语解释: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十回:“只见山坡旁隐隐约约,倒象撺出一箭,直向大虫面上射去。”
    131

    营营逐逐

    成语拼音:
    yíng yíng zhú zhú
    成语解释:
    ①忙忙碌碌。②竞追逐。
    成语出处:
    明·宋濂《抱瓮子传》:“夫子恒营营逐逐于一瓮间,无乃自苦乎?”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一回:“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
    132

    众口嗷嗷

    成语拼音:
    zhòng kǒu áo áo
    成语解释:
    嗷嗷:哀号声。形容人们因饥饿而嗷嗷哀号。
    成语出处: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二折:“说什么贫不忧愁富不骄,赤紧的众口嗷嗷。”
    133

    战战业业

    成语拼音:
    zhàn zhàn yè yè
    成语解释:
    戒慎畏惧貌。
    成语出处:
    康有为《上清帝二书》:“故先王懔朽索之驭马,虑天命之无常,战战业业,若履渊冰。”
    134

    傲骨嶙嶙

    成语拼音:
    ào gǔ lín lín
    成语解释: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135

    巴巴结结

    成语拼音:
    bā bā jiē jiē
    成语解释:
    ①勉强,凑合。②勤恳;辛劳。③形容说话不流利。
    成语出处:
    ①《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光阴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结结将近一年。”②《古今小说任 孝子烈性为神》:“任珪天明起来,辞了父亲入城去了。每日巴巴结结,早出晚回。”
    136

    彬彬济济

    成语拼音:
    bīn bīn jǐ jǐ
    成语解释:
    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
    成语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 技艺》:“而目前由学塾以升入学院教育者彬彬济济,于工艺之道无不各造精微,此皆广设书院教育得宜之有效也。”
    137

    半半拉拉

    成语拼音:
    bàn bàn lā lā
    成语解释:
    不完整;未全部完成的。
    成语出处:
    朱自清《论说话的多少》:“最麻烦的是人多的时候,说得半半拉拉的,大家或者交头接耳说他们自己的私话,或者打盹儿,或者东看看西看看,轻轻敲着指头想别的,或者勉强打起精神对付着你。”
    138

    炳炳烺烺

    成语拼音:
    bǐng bǐng lǎng lǎng
    成语解释:
    光亮鲜明。形容文章辞采声韵之美。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
    139

    波光鳞鳞

    成语拼音:
    bō guāng lín lín
    成语解释:
    形容波光像鱼鳞一样层层排列。
    成语出处:
    140

    薄暮冥冥

    成语拼音:
    bó mù míng míng
    成语解释: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成语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 第三个字与第四个字相同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