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的成语 (101个)

    21

    去泰去甚

    成语拼音:
    qù tài qù shèn
    成语解释:
    泰、甚:过分。适可而止,不可过分。
    成语出处:
    》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韩非·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22

    枘凿冰炭

    成语拼音:
    ruì záo bīng tàn
    成语解释:
    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兼容。参见“枘凿方圆”。
    成语出处: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 顾欢论道佛二家》:“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即佛,本是一人,故无二法……惟与吾儒,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
    23

    知雄守雌

    成语拼音:
    zhī xióng shǒu cí
    成语解释:
    雄:雄强;雌:雌伏,不倔强。弃刚守柔。比喻与人无争。
    成语出处:
    先秦 孔》:“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24

    哀兵必胜

    成语拼音:
    āi bīng bì shèng
    成语解释: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25

    抱朴含真

    成语拼音:
    bào pǔ hán zhēn
    成语解释:
    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
    成语出处:
    》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晋 陶潜《劝农》:“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26

    寸进尺退

    成语拼音:
    cùn jìn chǐ tuì
    成语解释:
    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
    》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27

    宠辱若惊

    成语拼音:
    chǒng rǔ ruò jīng
    成语解释:
    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28

    出生入死

    成语拼音:
    chū shēng rù sǐ
    成语解释: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29

    大辩若讷

    成语拼音:
    dà biàn ruò nè
    成语解释:
    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成语出处:
    》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0

    多藏厚亡

    成语拼音:
    duō cáng hòu wáng
    成语解释:
    厚:大;亡:损失。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31

    当家立计

    成语拼音:
    dāng jiā lì jì
    成语解释:
    主持家政,筹划生计。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七回:“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 一听贾母的话,一一领命。”又第一一七回:“那些少年托着娘的福吃喝惯了的,那知当家立计的道理。”
    32

    大巧若拙

    成语拼音:
    dà qiǎo ruò zhuō
    成语解释: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33

    大器晚成

    成语拼音:
    dà qì wǎn chéng
    成语解释: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34

    多言数穷

    成语拼音:
    duō yán shuò qióng
    成语解释: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成语出处: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5

    大音希声

    成语拼音:
    dà yīn xī shēng
    成语解释: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曰:“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于无矣。”意谓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
    成语出处: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36

    独异于人

    成语拼音:
    dú yì yú rén
    成语解释:
    独:独自,单独;异:不同。独自与别人不同的。一般指不同于世俗。
    成语出处:
    》第二十章:“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37

    发科打诨

    成语拼音:
    fā kē dǎ hùn
    成语解释:
    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
    成语出处:
    明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
    38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成语拼音:
    fú xī huò suǒ fú,huò xī fú suǒ yī
    成语解释: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成语出处:
    》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9

    福倚祸伏

    成语拼音:
    fú yǐ huò fú
    成语解释: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成语出处:
    》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0

    功成不居

    成语拼音:
    gōng chéng bù jū
    成语解释:
    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 老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