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动式成语 (1030个)

    701

    弃瑕录用

    成语拼音:
    qì xiá lù yòng
    成语解释:
    原谅过去的过失,重新录用。
    成语出处:
    三国 吴 陆瑁《与暨艳书》:“加今王业始建,将一大统,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
    702

    取辖投井

    成语拼音:
    qǔ xiá tóu jǐng
    成语解释:
    比喻挽留客人极坚决。
    成语出处:
    《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703

    启羞兴戎

    成语拼音:
    qǐ xiū xīng róng
    成语解释:
    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俏皮话·手足》:“惟口终日无所事事,或大言不惭,或空谈无补;甚或启羞兴戎,为全体之累。”
    704

    泣下沾襟

    成语拼音:
    qǐ xià zhān jīn
    成语解释:
    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成语出处:
    《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705

    求益反损

    成语拼音:
    qiú yì fǎn sǔn
    成语解释:
    为了得到好处,反而招来祸害。
    成语出处: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趣》:“不唯坏此一句,并下句亦减气味,所谓求益反损。”
    706

    迁延过时

    成语拼音:
    qiān yán guò shí
    成语解释:
    迁延:拖延。拖延错过时机
    成语出处: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营治》:“迁延过时,秋苗亦误锄治。”
    707

    弃易求难

    成语拼音:
    qì yì qiú nán
    成语解释:
    丢掉容易的而寻求困难的。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伏湛传》:“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
    708

    窃衣取温

    成语拼音:
    qiè yī qǔ wēn
    成语解释:
    窃:偷取。比喻用不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益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709

    磬竹难书

    成语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成语解释: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成语出处: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710

    弃重取轻

    成语拼音:
    qì zhòng qǔ qīng
    成语解释:
    弃:抛开。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
    711

    屈指一算

    成语拼音:
    qū zhǐ yī suàn
    成语解释: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
    712

    日出冰消

    成语拼音:
    rì chū bīng xiāo
    成语解释:
    消:溶解。太阳一出来冰就溶解。形容一下子消失了
    成语出处:
    《新编五代史评话·晋史》:“石敬瑭见张守一说了这四句,心下自晓得这意义了,那病忽然更醒,如风行云卷,日出冰消。”
    713

    入国问禁

    成语拼音:
    rù guó wèn jìn
    成语解释:
    进入别国境界,先了解他们的禁令或禁忌
    成语出处:
    714

    入国问俗

    成语拼音:
    rù guó wèn sú
    成语解释:
    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715

    入海算沙

    成语拼音:
    rù hǎi suàn shā
    成语解释:
    ①到海底数沙子。喻白费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成语出处:
    明·宋濂《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教秉固当学,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
    716

    入竟问禁

    成语拼音:
    rù jìng wèn jìn
    成语解释:
    竟:境的古字;禁:禁忌。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触犯。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竟而问禁者……竟,界首也。禁谓国中政教所忌。凡至竟界,当先访问主国何所禁也。”
    717

    入境问俗

    成语拼音:
    rù jìng wèn sú
    成语解释:
    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以免违犯。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718

    然糠自照

    成语拼音:
    rán kāng zì zhào
    成语解释:
    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成语出处:
    《南史 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然松节读书,或然糠自照。”
    719

    入门问讳

    成语拼音:
    rù mén wèn huì
    成语解释:
    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 ’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720

    入室操戈

    成语拼音:
    rù shǐ cāo gē
    成语解释:
    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 连动式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