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成语 (547个)

    201

    不劳而获

    成语拼音:
    bù láo ér huò
    成语解释:
    获:获得。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作“不劳而得”。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202

    不名一钱

    成语拼音:
    bù míng yī qián
    成语解释: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203

    杯盘狼藉

    成语拼音:
    bēi pán láng jí
    成语解释:
    狼藉:像狼窝里的草那样杂乱不堪。形容喝酒吃饭快要完了的时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盘子、碗筷等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204

    不失时机

    成语拼音:
    bù shī shí jī
    成语解释:
    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成语出处:
    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如果……努力去做,还不失时机。”
    205

    巴山夜雨

    成语拼音:
    bā shān yè yǔ
    成语解释: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206

    不时之需

    成语拼音:
    bù shí zhī xū
    成语解释:
    不时:不定什么时候。随时的需要;也作“不时之须”。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207

    白首之心

    成语拼音:
    bái shǒu zhī xīn
    成语解释:
    老年时的壮志。
    成语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08

    不违农时

    成语拼音:
    bù wéi nóng shí
    成语解释:
    违:不遵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
    成语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09

    百折不挠

    成语拼音:
    bǎi zhé bù náo
    成语解释:
    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成语出处:
    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210

    不足齿数

    成语拼音:
    bù zú chǐ shǔ
    成语解释:
    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成语出处:
    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
    211

    不足为奇

    成语拼音:
    bù zú wéi qí
    成语解释: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多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新奇之处。也作“不足为怪”。
    成语出处:
    宋 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212

    百足之虫

    成语拼音:
    bǎi zú zhī chóng
    成语解释:
    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
    成语出处:
    明 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
    213

    草创未就

    成语拼音:
    cǎo chuàng wèi jiù
    成语解释:
    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就:完成。刚开始做,尚未完成。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214

    尺寸之地

    成语拼音:
    chǐ cùn zhī dì
    成语解释:
    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成语出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而齐尺寸之地无得,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215

    尺寸之功

    成语拼音:
    chǐ cù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尺寸:形容数量少。微末的功劳。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
    216

    嘲风弄月

    成语拼音:
    cháo fēng nòng yuè
    成语解释:
    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217

    垂拱而治

    成语拼音:
    chuí gǒng ér zhì
    成语解释: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成语出处:
    《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218

    苌弘化碧

    成语拼音:
    cháng hóng huà bì
    成语解释:
    苌弘:周敬王的夫人,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血化为碧玉。
    成语出处:
    《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219

    摧眉折腰

    成语拼音:
    cuī méi zhé yāo
    成语解释:
    低眉弯腰。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
    成语出处: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20

    臭名昭著

    成语拼音:
    chòu míng zhāo zhù
    成语解释: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成语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 高中生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