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成语 (547个)

    341

    名同实异

    成语拼音:
    míng tóng shí yì
    成语解释:
    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说之名,而实相去千万也,此夫名同实异者也。”
    342

    满招损,谦受益

    成语拼音:
    mǎn zhāo sǔn,qiān shòu yì
    成语解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成语出处:
    《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343

    囊空如洗

    成语拼音:
    náng kōng rú xǐ
    成语解释:
    囊:口袋。口袋里什么也没有;像水洗过了似的。形容一个钱都没有;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教坊落籍,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344

    怒目而视

    成语拼音:
    nù mù ér shì
    成语解释:
    怒目:瞪着发怒的眼睛;视:看。非常愤怒地瞪着双眼看。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
    345

    驽马十驾

    成语拼音:
    nú mǎ shí jià
    成语解释: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的人。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46

    男男女女

    成语拼音:
    nán nán nǚ nǚ
    成语解释:
    男女混杂的一群人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这日月台丹樨仪门外,若大若小,男男女女,挨肩擦背,屁都挤将出来。”
    347

    能说惯道

    成语拼音:
    néng shuō guàn dào
    成语解释:
    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成语出处:
    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348

    能言善辩

    成语拼音:
    néng yán shàn biàn
    成语解释:
    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成语出处:
    元 尚仲贤《气英布》:“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
    349

    难于上青天

    成语拼音: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成语解释: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成语出处:
    唐 李白《蜀道难》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350

    匹夫之勇

    成语拼音:
    pǐ fū zhī yǒng
    成语解释: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成语出处:
    《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351

    刨根问底

    成语拼音:
    páo gēn wèn dǐ
    成语解释:
    刨出根子追出底细。
    成语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
    352

    披枷带锁

    成语拼音:
    pī jiā dài suǒ
    成语解释:
    谓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放便。”
    353

    排难解纷

    成语拼音:
    pái nàn jiě fēn
    成语解释:
    排:消除;难:危难;纷:纠纷。排除危难;调解纠纷。现多指调停双方争执;解决纷乱。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354

    怕硬欺软

    成语拼音:
    pà yìng qī ruǎn
    成语解释:
    害怕强硬的,欺负软弱的。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355

    气断声吞

    成语拼音:
    qì duàn shēng tūn
    成语解释:
    气出不来,话说不出。形容极度忧伤失望。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
    356

    弃家荡产

    成语拼音:
    qì jiā dàng chǎn
    成语解释:
    犹倾家荡产。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过为迷花恋柳,挥金如土,异日必为弃家荡产之人,不堪承继家业耳!”
    357

    前街后巷

    成语拼音:
    qián jiē hòu xiàng
    成语解释:
    指各处的街巷。
    成语出处:
    《三国志平话》卷上:“[董卓]方欲兴兵,忽听得城内大喊声,闭了城门,急点军数千余人,前街后巷,罗纹结角,军兵都把了。”
    358

    弃甲曳兵

    成语拼音:
    qì jiǎ yè bīng
    成语解释:
    弃:丢弃;甲: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曳:拖着;兵:兵器。丢弃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59

    去就之分

    成语拼音:
    qù jiù zhī fēn
    成语解释:
    去就;进退或取舍。分:分寸。引申为应持的态度。比喻进取、取舍的分寸。亦作“去就之际”。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360

    情理难容

    成语拼音:
    qíng lǐ nán róng
    成语解释:
    容:容忍,宽恕。指无论在人情与事理两方面都难以容忍。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孩儿每万千死罪犯公徒,那厮每情理难容。”
    * 高中生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