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的成语 (271个)

    121

    盘凤翥

    成语拼音:
    lóng pán fèng zhù
    成语解释:
    ①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②喻书法笔势飞动貌。
    成语出处:
    后晋·沈昫《旧唐书·玄宗纪》:“初,上皇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粟山有盘凤翥之势。”
    122

    蟠虎踞

    成语拼音:
    lóng pán hǔ jù
    成语解释:
    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成语出处:
    晋 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123

    盘虎拏

    成语拼音:
    lóng pán hǔ yào
    成语解释:
    虬曲苍劲貌。
    成语出处:
    明·何景明《古松歌》:“盘虎拏终有神,白骨苍鳞半枯死。”
    124

    跧虎卧

    成语拼音:
    lóng quán hǔ wò
    成语解释:
    犹言蟠虎踞。喻山势逶迤起伏。
    成语出处:
    宋·范成大《山峨眉》诗:“跧虎卧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潮。”
    125

    蛇飞舞

    成语拼音:
    lóng shé fēi wǔ
    成语解释:
    见“蛇飞动”。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八回:“闺臣听了,把神凝了一凝,只得打起精神,举起笔来,刷、刷、刷如蛇飞舞一般,一连写了几句。”
    126

    蛇混杂

    成语拼音:
    lóng shé hùn zá
    成语解释: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成语出处:
    《古尊宿语录》第二卷:“殊云:‘凡圣同居,蛇混杂。’”
    127

    腾虎蹴

    成语拼音:
    lóng téng hǔ cù
    成语解释:
    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成语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与一弟三侍卫弃军先进,渡河冲阵,腾虎蹴,以四人败敌八百。”
    128

    跳虎伏

    成语拼音:
    lóng tiào hǔ fú
    成语解释:
    犹言腾虎卧。喻笔势。
    成语出处:
    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跳虎伏归毫底,鱼跃鸢飞入兴么。”
    129

    潭虎窟

    成语拼音:
    lóng tán hǔ kū
    成语解释:
    窟:洞穴。潭:深水池。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潭虎窟。”
    130

    跳虎卧

    成语拼音:
    lóng tiào hǔ wò
    成语解释: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跳天门,虎卧凤阁。”
    131

    腾虎跃

    成语拼音:
    lóng téng hǔ yuè
    成语解释:
    腾、跃:跳起;跳跃。像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跳虎跃。”
    成语出处:
    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132

    翔凤跃

    成语拼音:
    lóng xiáng fèng yuè
    成语解释:
    见“翔凤舞”。
    成语出处:
    宋·苏轼《告文宣王文》:“诡然如翔凤跃。纯乎玉振而金声。”
    133

    骧虎啸

    成语拼音:
    lóng xiāng hǔ xiào
    成语解释:
    喻气概威武。
    成语出处:
    清·汉血愁予《崖山哀·胡闹》:“忽必烈坐宝帐骧虎啸,占住了燕京城铁裹铜包。”
    134

    翔虎跃

    成语拼音:
    lóng xiáng hǔ yuè
    成语解释:
    喻奋发有为。
    成语出处:
    明·叶蕃《〈写情集〉序》:“其盖世之姿,雄伟之志,用天下国家之心,得不发为千汇万状之奇而翔虎跃也。”
    135

    血玄黄

    成语拼音:
    lóng xuě xuán huáng
    成语解释:
    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成语出处:
    《周易 坤》:“战于野,其血玄黄。”
    136

    兴云属

    成语拼音:
    lóng xīng yún shǔ
    成语解释:
    《易·干》:“云从,风从虎。”后遂以“兴云属”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
    成语出处:
    《易·干》:“云从,风从虎。”
    137

    阳泣鱼

    成语拼音:
    lóng yáng qì yú
    成语解释: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阳君共船而钓,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
    成语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阳君共船而钓,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
    138

    鲤鱼跳

    成语拼音:
    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成语解释: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门,就会变化成。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成语出处:
    《埤雅 释鱼》:“俗说鱼跃门,过而为,唯鲤或然。”
    139

    蛰蠖屈

    成语拼音:
    lóng zhé huò qū
    成语解释:
    喻隐居不仕。语本《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蛇之蛰,以存身也。”
    成语出处:
    语出《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蛇之蛰,以存身也。”
    140

    战虎争

    成语拼音:
    lóng zhàn hǔ zhēng
    成语解释:
    同“争虎斗”。
    成语出处:
    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战虎争。”
    * 龙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