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AC式的成语 (1450个)

    861

    秋水盈盈

    成语拼音:
    qiū shuǐ yíng yíng
    成语解释:
    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成语出处:
    秦牧《艺海拾贝 神速的剪影》;“通过这二十几个字,一个雪肤花貎、十指纤纤、唇红齿白、云鬓蛾眉、秋水盈盈、嫣然含笑的古代美女的形象,就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862

    热气腾腾

    成语拼音:
    rè qì téng téng
    成语解释: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那饭热气腾腾的。”
    863

    人情汹汹

    成语拼音:
    rén qíng xiōng xiōng
    成语解释:
    见“人情恟恟”。
    成语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绍熙甲寅,孝宗升遐,光宗疾,不能丧,中外人情汹汹。”
    864

    人情恟恟

    成语拼音:
    rén qíng yì zhuó
    成语解释:
    形容人心动荡不安。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宁康元年》:“是时,都下人情恟恟,或云欲诛王、谢,因移晋室。”
    865

    瘦骨嶙嶙

    成语拼音:
    shòu gǔ lín lín
    成语解释: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成语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两只瘦骨嶙嶙的长手,亲昵昵地抚摸着站在她身前寸步不离娘的宝娃的头。”
    866

    书空咄咄

    成语拼音:
    shū kōng duō duō
    成语解释: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成语出处: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867

    铁中铮铮

    成语拼音:
    tiě zhōng zhēng zhēng
    成语解释:
    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868

    威风凛凛

    成语拼音:
    wēi fēng lǐn lǐn
    成语解释: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869

    无所事事

    成语拼音:
    wú suǒ shì shì
    成语解释:
    无:没有;事事:从事某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成语出处:
    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870

    兄弟怡怡

    成语拼音:
    xiōng dì yí yí
    成语解释:
    兄弟和悦相亲貌。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871

    心事重重

    成语拼音:
    xīn shì zhòng zhòng
    成语解释:
    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成语出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七章:“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872

    衣冠楚楚

    成语拼音:
    yī guān chǔ chǔ
    成语解释:
    衣服帽子穿戴得整齐漂亮(楚楚:整洁;鲜明)。
    成语出处:
    《诗经 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873

    议论纷纷

    成语拼音:
    yì lùn fēn fēn
    成语解释: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
    874

    余子碌碌

    成语拼音:
    yú zǐ lù lù
    成语解释:
    余子:其它的人。谓其它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后汉书·称衡传》:“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明·袁宏道《瓶花斋集之九·尺椟·与李龙湖》:“仆尝谓六朝无诗,陶公有诗趣,谢公有诗料,余子碌碌,无
    成语出处:
    《后汉书·猿文苑传下·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875

    众目睽睽

    成语拼音:
    zhòng mù kuí kuí
    成语解释:
    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地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意看的样子。
    成语出处:
    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876

    忠心耿耿

    成语拼音: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成语解释: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877

    此恨绵绵

    成语拼音:
    cǐ hèn mián mián
    成语解释:
    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878

    饥肠辘辘

    成语拼音:
    jī cháng lù lù
    成语解释: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879

    气喘吁吁

    成语拼音:
    qì chuǎn xū xū
    成语解释:
    吁吁:喘气的声音。形容呼吸急促;喘气不止。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李勉向一条板凳上坐下,觉得气喘吁吁。”
    880

    人才济济

    成语拼音:
    rén cái jǐ jǐ
    成语解释: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 ABAC式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