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CC式的成语 (1450个)

    381

    而今而后

    成语拼音:
    ér jīn ér hòu
    成语解释:
    而:语助词。从今以后。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 恃君览 长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旧唐书 卢藏用传》:“而今而后,焚蓍龟,毁律历,废六合,斥五行,浩然清虑,则将奚若?”
    382

    恶声恶气

    成语拼音:
    è shēng è qì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成语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小不顺眼,还要发脾气,恶声恶气地骂人,也骂鸡和猪和牛。”
    383

    恶衣恶食

    成语拼音:
    è yī è shí
    成语解释: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84

    匪夷匪惠

    成语拼音:
    fěi jí fěi huì
    成语解释: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成语出处:
    《旧唐书·司空图传》:“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明;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385

    非亲非故

    成语拼音:
    fēi qīn fēi gù
    成语解释:
    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成语出处:
    唐 刘肃《大唐新语 刚正》:“臣必以韦擢与盗非亲非故,故当以货求耳。”
    386

    匪石匪席

    成语拼音:
    fěi shí fěi xí
    成语解释:
    不是石,不是席。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成语出处:
    《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387

    吠形吠声

    成语拼音:
    fèi xíng fèi shēng
    成语解释:
    比喻跟在别人后面盲目附和。
    成语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
    388

    吠影吠声

    成语拼音:
    fèi yǐng fèi shēng
    成语解释: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条狗看见生人叫起来;很多狗听到叫声也跟着叫起来。比喻不察真情;跟着别人后面盲目附和。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管子传》第一章:“而后之陋儒,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乃反吠影吠声。”
    389

    附影附声

    成语拼音:
    fù yǐng fù shēng
    成语解释:
    盲目附和。
    成语出处:
    清·钮琇《觚剩·惠士陈言》:“何意三春出作之时……始觉说痴说梦,无非附影附声。”
    390

    佹得佹失

    成语拼音:
    guǐ dé guǐ shī
    成语解释:
    佹:出于偶然的。指得失出于偶然。
    成语出处:
    王闿运《铜官行寄章寿麟题旧感图》诗:“凭君莫话艰难事,佹得佹失皆天意。”
    391

    亘古亘今

    成语拼音:
    gèn gǔ gèn jīn
    成语解释:
    亘:横贯。指贯串古今,从古到今
    成语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
    392

    各就各位

    成语拼音:
    gè jiù gè wèi
    成语解释:
    各自到自己的岗位上
    成语出处:
    徐迟《汉水桥头》:“所有的人已各就各位,摆好了阵势。”
    393

    公是公非

    成语拼音:
    gōng shì gōng fēi
    成语解释:
    公认的是非。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天论上》:“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394

    归十归一

    成语拼音:
    guī shí guī yī
    成语解释:
    谓有条有理。
    成语出处:
    白诚仁、何纪光《小红军》:“你看他,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收拾得归十归一,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
    395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成语拼音: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pó shuō pó yǒu lǐ
    成语解释:
    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成语出处:
    朱自清《公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井水不犯河水。”
    396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成语拼音:
    gōng xiū gōng dé,pó xiū pó dé
    成语解释:
    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成语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烧香可是神佛儿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你不要,可行不得。”
    397

    狗心狗行

    成语拼音:
    gǒu xīn gǒu xíng
    成语解释:
    比喻歹毒的心肠、行为。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这等人玩的是狗气狗声,这等人使的是狗心狗行。
    398

    呼庚呼癸

    成语拼音:
    hū gēng hū guǐ
    成语解释:
    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
    成语出处: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399

    忽冷忽热

    成语拼音:
    hū lěng hū rè
    成语解释: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成语出处:
    鲁迅《而已集 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
    400

    胡里胡涂

    成语拼音:
    hú lǐ hú tú
    成语解释: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成语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 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 ABCC式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