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开头的成语 (2716个)

    701

    不遑暇食

    成语拼音:
    bù huáng xiá shí
    成语解释:
    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成语出处:
    《书 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
    702

    白花心血

    成语拼音:
    bái huā xīn xuè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703

    不护细行

    成语拼音:
    bù hù xì xíng
    成语解释:
    指不注意小节。
    成语出处:
    语出《书 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主。”
    704

    百喙一词

    成语拼音:
    bǎi huì yī cí
    成语解释:
    犹言众口一辞。同“百喙如一”。
    成语出处:
    清 龚自珍《大誓答问第一》:“儒者百喙一词,言伏生《尚书》二十八篇。”
    705

    冰壶玉尺

    成语拼音:
    bīng hú yù chǐ
    成语解释:
    冰壶:即冰心玉壶;玉尺:玉制的尺。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成语出处:
    《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706

    冰壶玉衡

    成语拼音:
    bīng hú yù héng
    成语解释:
    冰壶:即冰心玉壶;玉衡:用玉石装饰的衡器。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成语出处:
    唐·杜甫《寄裴施州诗》:“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
    707

    不好意思

    成语拼音:
    bù hǎo yì sī
    成语解释: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成语出处:
    ?
    708

    波骇云属

    成语拼音:
    bō hài yún zhǔ
    成语解释:
    犹波属云委。比喻连续不断,层见迭出。
    成语出处:
    《北齐书 文苑传序》:“至夫游夏以文词擅美,颜回则庶几将圣,屈宋所以后尘,卿云未能辍简。于是辞人才子,波骇云属。”
    709

    不讳之朝

    成语拼音:
    bù huì zhī cháo
    成语解释:
    可直言不讳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
    成语出处:
    汉 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710

    白毫之赐

    成语拼音:
    bái háo zhī cì
    成语解释:
    白毫:佛家称如来的32相之一。指供养僧徒之物
    成语出处:
    《佛藏经·了戒品》:“随顺法行,于白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
    711

    璧合珠连

    成语拼音:
    bì hé zhū lián
    成语解释:
    璧:玉器;璧合:指两个半璧成一个;连:连接。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种显示祥瑞的天象。也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成语出处:
    唐 杨炯《公卿以下冕服义》:“然则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
    712

    璧合珠联

    成语拼音:
    bì hé zhū lián
    成语解释:
    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成语出处:
    见“璧合珠连”。
    713

    不惑之年

    成语拼音:
    bù huò zhī nián
    成语解释:
    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四十而不惑。”
    714

    薄寒中人

    成语拼音:
    bó hán zhòng rén
    成语解释: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715

    跋扈恣睢

    成语拼音:
    bá hù zì suī
    成语解释:
    指专横强暴,为所欲为。
    成语出处:
    参见“跋扈自恣”。
    716

    跋胡疐尾

    成语拼音:
    bá hú zhì wěi
    成语解释:
    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
    《诗 豳风 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717

    白华之怨

    成语拼音:
    bái huá zhī yuàn
    成语解释: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白华》:“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为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
    718

    不毁之制

    成语拼音:
    bù huǐ zhī zhì
    成语解释:
    毁:毁坏;制:制度。不可破坏的制度。指经久不变的制度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纪》:“而未著不毁之制,惧论报德之义,万世或阙焉。”
    719

    跋扈自恣

    成语拼音:
    bá hù zì zì
    成语解释: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成语出处:
    《明史 外国传九 朵颜》:“于是长昂益跋扈自恣,东勾土蛮,西结婚白洪大,以扰诸边。”
    720

    保境安民

    成语拼音:
    bǎo jìng ān mín
    成语解释:
    安民:安定人民生活。保卫国境,使人民安居乐业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 B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