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开头的成语 (2624个)

    361

    沈诗任笔

    成语拼音:
    shěn shī rèn bǐ
    成语解释:
    ①南朝梁沉约以诗着称,任昉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时人称为“沈诗任笔”。笔,谓无韵之文。②用以泛指诗文。
    成语出处:
    宋·陆游《亲归书来多问近况以诗答之》:“沈诗任笔俱忘尽,酒户新来却少增。”
    362

    视死若归

    成语拼音:
    shì sǐ ruò guī
    成语解释: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故战日有期,视死若归。”
    363

    丧师辱国

    成语拼音:
    sàng shī rǔ guó
    成语解释:
    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
    364

    生死肉骨

    成语拼音:
    shēng sǐ ròu gǔ
    成语解释:
    生、肉:用作动词。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大。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苟使意如得改事君,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365

    丝丝入扣

    成语拼音:
    sī sī rù kòu
    成语解释:
    每条丝线都从筘齿中穿过。比喻文章、艺术表演等细密合拍。扣:织绸的筘;丝丝:每一根丝。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此为丝丝入扣:‘暗中抛索,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近者辄被风引回也。’”
    366

    生事扰民

    成语拼音:
    shēng shì rǎo mín
    成语解释:
    生事:惹起事端。惹起事端,侵扰民众。指故意寻衅闹事,侵扰人民
    成语出处:
    宋·苏轼《教战守》:“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
    367

    盛衰荣辱

    成语拼音:
    shèng shuāi róng rǔ
    成语解释:
    指人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成语出处:
    明·方孝孺《文会疏》:“虽盛衰荣辱,所遇难齐,而道德文章,俱垂不朽。”
    368

    生死荣辱

    成语拼音:
    shēng sǐ róng rǔ
    成语解释:
    生存与死亡,荣耀和耻辱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妾身国破家亡,今日生死荣辱,悉听大王之命。”
    369

    死生荣辱

    成语拼音:
    sǐ shēng róng rǔ
    成语解释:
    指死亡,生存,荣耀,耻辱。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论威》:“死生荣辱之道一,则三军之士可使一心矣。”
    370

    视死若生

    成语拼音:
    shì sǐ ruò shēng
    成语解释:
    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
    成语出处:
    《庄子 秋水》:“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371

    视死如生

    成语拼音:
    shì sǐ rú shēng
    成语解释:
    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同“视死若生”。
    成语出处:
    汉·晁错《守边劝农疏》:“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
    372

    守身若玉

    成语拼音:
    shǒu shēn ruò yù
    成语解释:
    守身:保持自身的品节。维持自身像玉那样洁白无瑕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何况这位姑娘,守身若玉,丽志如冰。”
    373

    熟思审处

    成语拼音:
    shú sī shěn chǔ
    成语解释:
    反复思考,审慎筹划。
    成语出处:
    清·梁章钜《浪迹丛谈·许小琴分司》:“盖芍友遇事必熟思审处,计出万全而后行。”
    374

    守死善道

    成语拼音:
    shǒu sǐ shàn dào
    成语解释:
    用生命保护道的完善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375

    善颂善祷

    成语拼音:
    shàn sòng shàn dǎo
    成语解释:
    关于颂扬,关于祝祷。用来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376

    随声是非

    成语拼音:
    suí shēng shì fēi
    成语解释:
    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不是,自己也说不是。谓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岂不哀哉。”
    377

    双宿双飞

    成语拼音:
    shuāng sù shuāng fēi
    成语解释:
    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成语出处:
    无名氏《杂词》:“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378

    谁是谁非

    成语拼音:
    shuí shì shuí fēi
    成语解释:
    犹言谁对谁错。
    成语出处:
    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
    379

    食少事烦

    成语拼音:
    shí shǎo shì fán
    成语解释:
    每日吃饭很少,可是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成语出处:
    《晋书 宣帝纪》:“先是,亮(诸葛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380

    食少事繁

    成语拼音:
    shí shǎo shì fán
    成语解释:
    见“食少事烦”。
    成语出处:
    《晋书·宣帝纪》:“先是,亮(诸葛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 S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