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开头的成语 (1281个)

    581

    无可讳言

    成语拼音:
    wú kě huì yán
    成语解释:
    讳言:不敢说或不愿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成语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一步一步前进的现象却不能否认,而思想紊乱摇荡不定,也无可讳言。”
    582

    魏颗结草

    成语拼音:
    wèi kē jié cǎo
    成语解释:
    春秋晋魏颗不从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与秦将杜回战于辅氏,“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余是以报。’”见《左传·宣公十五年》。后因以“魏颗结草”表示受恩深重,竭力报效之意。
    成语出处:
    春秋晋魏颗不从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与秦将杜回战于辅氏,“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余是以报。’”见《左传·宣公十五年》。
    583

    枉口嚼舌

    成语拼音:
    wǎng kǒu jiáo shé
    成语解释:
    见“枉口拔舌”。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9卷:“我把你这枉口嚼舌的,不要慌!”
    584

    无可救药

    成语拼音:
    wú kě jiù yào
    成语解释:
    比喻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585

    枉口诳舌

    成语拼音:
    wǎng kǒu kuáng shé
    成语解释:
    见“枉口拔舌”。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那张氏穿针儿枉口诳舌,陷害无辜。”
    586

    外宽内忌

    成语拼音:
    wài kuān nèi jì
    成语解释:
    谓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杨戏传》:“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
    587

    外宽内明

    成语拼音:
    wài kuān nèi míng
    成语解释:
    谓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黄霸传》:“霸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588

    外宽内深

    成语拼音:
    wài kuān nèi shēn
    成语解释:
    谓外貌宽厚而实则城府很深。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卻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589

    惟口起羞

    成语拼音:
    wéi kǒu qǐ xiū
    成语解释:
    谓言语不慎,招致羞辱。
    成语出处:
    《尚书·说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
    590

    万苦千辛

    成语拼音:
    wàn kǔ qiān xīn
    成语解释:
    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四折:“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
    591

    无愧衾影

    成语拼音:
    wú kuì qīn yǐng
    成语解释:
    表示没有做亏心事。
    成语出处:
    《宋史·蔡元定传》:“刎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592

    无可如何

    成语拼音:
    wú kě rú hé
    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办法。
    成语出处:
    明·李贽《复邓鼎石书》:“虽知情不容己,然亦无可如何。”
    593

    畏口慎事

    成语拼音:
    wèi kǒu shèn shì
    成语解释:
    慎:谨慎。说话谨慎,做事小心
    成语出处:
    宋·苏轼《答吴子野书》:“近日始畏口慎事,虽已迟,犹胜不悛也。”
    594

    未可同日而语

    成语拼音:
    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
    成语解释:
    指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成语出处:
    宋·苏轼《放鹤亭记》:“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595

    唯恐天下不乱

    成语拼音:
    wéi kǒng tiān xià bù luàn
    成语解释:
    恐:恐怕。指希望天下大乱以达到自身的目的
    成语出处: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这种混乱状况确实给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的活动,提供了一方面的有利条件。”
    596

    挖空心思

    成语拼音:
    wā kōng xīn sī
    成语解释: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成语出处:
    清 俞万春《荡寇志》:“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
    597

    枉勘虚招

    成语拼音:
    wǎng kān xū zhāo
    成语解释:
    刑讯逼供,屈打成招。
    成语出处:
    598

    万口一辞

    成语拼音:
    wàn kǒu yī cí
    成语解释: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成语出处:
    唐 孙樵《武皇遗剑录》:“群疑胶牢,万口一辞。”
    599

    万口一词

    成语拼音:
    wàn kǒu yī cí
    成语解释:
    比喻意见一致。同“万口一辞”。
    成语出处: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现在万口一词,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600

    万口一谈

    成语拼音:
    wàn kǒu yī tán
    成语解释: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成语出处:
    《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
    * W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